中新網4月25日電 據《北京晚報》報道,北京的房價還會漲嗎?高價房都賣給了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大?今天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召開“2006年中國房地產國際研討會暨《2006年房地產藍皮書》出版發(fā)布會”,與會國內外房地產專家共同把脈老百姓關注的“買房難”問題。
然而,今天的研討會和藍皮書傳達出的信息卻并不樂觀。北京市建設委員會有關專家分析,今年北京房價仍將保持上漲趨勢。此外,在去年房價上漲兩成的同時,北京二手房交易市場迎來了發(fā)展機會。上午公布的一項統計數字還顯示:北京房子四成賣給了外地人。
房價:去年漲兩成 今年還要漲
統計數字顯示,去年北京商品房價格上漲了兩成。2005年1月至12月,北京商品住宅期房預售均價6725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9.2%。
專家分析,今年北京房價還將繼續(xù)上漲,但漲幅將低于2005年水平。
從供應角度看,北京市房地產市場預期供應充足,住房價格缺乏大幅上漲的支撐。首先,住宅期房潛在供應充足,一手房市場總量充足。其次,北京市二手房市場發(fā)展迅速,正趨于成熟,具有發(fā)展空間和市場潛力。截至2005年11月底,全市二手房市場交易量達到6.3萬套,同比增長24.5%,2006年這一趨勢將會繼續(xù)。
從需求角度分析,預計2006年全市商品住宅和經濟適用住房總需求比2005年增加約500萬平方米,增幅約為20.1%;同時2005年積壓的住房需求在2006年將會得到釋放,因此房價不可能大幅度下跌。
買家:高檔房北京買家不足四成
“不管什么樣的摟盤,剛挖個坑就開始賣,還總是有人搶著買,就跟買蘿卜白菜一樣!边@樣的感受相信不止一個人有。北京的房子到底都賣給誰了?今天的研討會上,專家公布了一項統計結果:京城房子四成賣給了外地人。
從購房群體構成看,北京市商品住房購買主要以本市個人為主,但由于首都的特殊地位以及城市國際化進程,外省市及境外購房者也在進入北京市場。從目前市場情況看,本市個人主要集中在中低價位商品住宅的購買,外省市及境外購房者主要集中在中高價位的商品住宅,購房群體的“二元化”特征逐步顯現。
2005年全市普通商品住宅成交15.4萬套,其中本市個人購買占59.4%;外省市個人購買所占比重為36.8%;境外個人購買所占比重為2.2%。而1月至12月全市公寓別墅成交中,外省市個人購買所占比重為39.2%,本市個人購買所占比重為38.4%,境外個人購買所占比重為13%。
民意:四成市民希望單價低于5000元
從統計數字看,北京5000元/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宅新增比重逐年下降;而8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價位商品住宅所占比重卻逐步上升。2005年,全市擬售價格在5000元/平方米以下商品住宅新增批準預售面積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民意調查卻顯示,北京四成市民希望房價低于5000元/平方米。購房心理調查結果顯示,約有38.9%的被訪者能夠承受5000元/平方米以下價位的住宅;能夠承受5000至7000元/平方米的約占22.8%;7000至10000元/平方米之間的約占9.3%;而僅有1.5%的被訪者能夠承受10000元/平方米以上價位的住宅。
從調查看,當前市場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比較明顯,一方面是中低價位商品住宅市場供不應求;另一方面是高端市場供過于求。
趨勢:二手房市場迎來春天
房價的不斷攀升使京城二手房市場迎來了春天。去年二手房市場取得佳績,交易增長兩成之多。
2005年全市一手商品房累計成交同比減少了7.9%。在房地產景氣指數下滑的大背景下,二手房市場卻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去年二手房交易比2004年增加了118.3萬平方米,增長幅度達到19.9%;一手房和二手房的成交比例為4.2比1。
有專家認為,二手房市場的繁榮與商品房價格居高不下有直接關系,同時,二手房周邊成熟的配套設施也是吸引買主的重要因素。政府相關優(yōu)惠政策的出臺也對居民購房起了導向作用。去年8月,北京市地稅局、財政局、建委聯合出臺了《關于個人銷售已購住房有關稅收征管問題的補充通知》,對于已購公房、危改回遷房等六類具有保障性質的住房購房時間認定作了重新界定,使很大一部分業(yè)主在首次上市交易時可以免征營業(yè)稅,并讓購買這六類住房的購房者也可享受到契稅減半的優(yōu)惠,業(yè)主“持房沽價”和買主“持幣觀望”情緒均得到緩解,二手房市場開始理性復蘇。(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