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原巨作AV无遮挡,日韩高清乱码中文字幕第一页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長安汽車將與中航汽車合并 汽車產業(yè)重組再下一城
2009年11月10日 10:33 來源:中國廣播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8時20分報道,今天(10日)上午10點,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旗下的長安汽車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宣布重大重組事宜。不出意外的話,長安汽車將與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旗下的中航汽車合并,成立一個全新的汽車集團。中航汽車旗下大家非常熟悉的哈飛汽車、昌河汽車、東安動力都將并入長安汽車。這是今年年初《汽車產業(yè)調整與振興規(guī)劃》出臺后,國內第一起央企之間的汽車兼并重組。詳細情況我們連線正在前往發(fā)布會現場的中國之聲記者郭淼:

  主持人:郭淼,為什么是兵器集團和中航集團他倆聯姻,為什么長安和哈飛、昌河走到了一起?

  記者:據一位兵裝內部人士透露說,長安與中航汽車牽手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 早在07年,國家工信部等部門就一直希望促成中航工業(yè)汽車資產劃撥到兵裝集團中,在新中航成立后,可以專注于做好大飛機項目,由中國一航和中國二航合并而來的新中航,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飛機制造產業(yè),無論軍品還是民品的設計研發(fā),比如現在的大型客機即由新中航擔綱。

  而在汽車制造領域,技術、采購、銷售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難以與航空工業(yè)形成協同效應,和上汽、一汽、東風集團相比,沒有任何優(yōu)勢。作為央企的新中航,幾年來在航空產業(yè)布局上一直“做加法”,如果對汽車板塊適當“做減法”,只會讓新中航核心業(yè)務與綜合實力進一步強化。

  而兵裝集團旗下的長安汽車卻是可以做大汽車業(yè)務的。大家知道長安汽車以微車見長,中航旗下的昌河和哈飛也是重要的微車資源。統計數據顯示,長安汽車2008年的銷量為86萬臺,在國內排名第四,與第五名的北汽只有不到10萬臺的差距,離第三名東風則有46萬臺的差距。如果成功兼并哈飛和昌河汽車,長安汽車將能將他們33萬臺的銷量納入囊中,不僅擴大與北汽的領先優(yōu)勢,坐穩(wěn)第四,同時也將大幅縮小與東風的差距。這也成為其最大的重組沖動所在。

  主持人:我們想知道,雙方具體怎么重組,新集團叫誰的名字?

  記者:目前還不得而知,過一會在10點左右答案就會揭曉了。

  長安+哈飛+昌河,微車三合一,會不會對目前這個領域的老大——上汽通用五菱構成威脅?《汽車之友》雜志編輯部主任李洋昨晚(9日)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認為,新長安汽車短期內不會改變國內微車市場的版圖,新長安汽車的優(yōu)勢還沒大到哪去,相反,它還需要提防像奇瑞、海馬這些新興自主品牌的后程發(fā)力:

  李洋: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因為上汽通用五菱不光是營銷的功力這兩家目前來講是根本沒法相比的,另外一個它畢竟手里面還掌握一些合資企業(yè)在技術方面的資源,不管是在底盤、發(fā)動機還是車身電器都打上通用大于科技的影子,可以明顯地看到上汽通用五菱這個車,經過這么多年苦心經營,在很多地方都已經徹底改頭換面了。

  但是另外這三家的產品,基本上還延續(xù)著從鈴木的ST90一直到后來的SK410的技術平臺,多年來一直沒有什么大的改變。所以不管是從渠道上還是從產品上,長安加上中航和上汽通用五菱之間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另外我們還不能不關注這樣一個事實:以海馬還有奇瑞為代表的新興的自主品牌也開始進軍微車市場,而且勢頭非常猛,這些企業(yè)的機制是非常靈活的,是我們這些老的國企根本沒法比的,那么他們這些攪局的黑馬的進入,也會給未來的市場增添很多變數。所以說合并之后的這兩家短時間之內還不具備沖擊微車行業(yè)老大的潛力。

  除了行業(yè)競爭,新長安還會面臨政策風險。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半,年底到期,會不會延續(xù)?汽車下鄉(xiāng)政策會不會調整?李洋認為,這些都將影響新長安能否走得更遠:

  李洋:我們也不得不關注到,到今年的年底,即將到期的1.6升以下排量的小車的購置稅優(yōu)惠的政策,能不能延續(xù)下去?另外還有就是關于微車以及汽車下鄉(xiāng)政策有沒有進一步擴大的力度,還有一些補充政策的出臺,這個對企業(yè)的影響非常大,他們面臨的目標用戶都是對價格非常敏感的用戶,有一星半點的政策上的一些波動,都會對他的銷售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這個一方面是靠他們自己,另一方面也和外部的宏觀環(huán)境是息息相關的。

  放眼全球,多元化和多品牌都是企業(yè)經營的難題。長安+哈飛+昌河,這塊三明治如何才能讓新集團吃得消化,這同樣是個問題:

  李洋:所面臨的唯一的風險就是在整合渠道的過程當中,如果有一些操作不當的地方,極有可能造成整合以后這三個品牌依然不能合三為一,反而出現自相殘殺的局面。因為最終用戶他在買車的時候,還是認品牌,認具體的產品的,這兩個品牌究竟怎么樣才能發(fā)揮每一個品牌價值的最大化,可能是新的企業(yè)的管理者所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

  另外對于經銷商的問題,如果這個車的銷量下滑,勢必有一些經銷商就要改行賣別的車了。如何穩(wěn)住這些經銷商也是管理者面臨的非常大的挑戰(zhàn)。但不管怎么說,因為他的網點的數量,總的規(guī)模還是在這兒擺著的,只要操作得當,我覺得未來形成1+1+1>3的局面還是值得期待的。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