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經(jīng)濟新聞 |
今年上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泰國暴亂、H1N1甲流、臺灣水災(zāi)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深圳市出境游一直處于低迷狀態(tài)。各大旅行社出境游接待人數(shù)同比下降了11.59%,一些旅行社的部分出境游線路被迫停止,如7月份的日本游、暑期美國夏令營等。
今年國慶又遇中秋,國家規(guī)定的“十一”法定休假期長達8天,業(yè)內(nèi)預(yù)計,“十一”出境游將會有較大的回升。
歐洲、日韓成國慶出境熱點
距離“十一”僅一個月,旅行社已紛紛摩拳擦掌,早早推出了國慶出境游線路,打算大干一場。記者從各大旅行社了解到,歐洲游、日韓游成為今年國慶最受歡迎的出境線路,東南亞線路也頗受歡迎,收客情況普遍比往年要好。
深圳國旅在8月10日就推出了國慶出境游線路,比去年提前了一周,部分出境線路名額已滿,“日本北海道溫泉美食5天超值游”線路報名已截止。“8月上旬就有市民報名、咨詢出境游了,國慶歐洲、日韓線路收客量已達到了預(yù)期的80%,歐洲游是近幾年中收客情況最好的一年!鄙钲趪玫钠髣澆扛笨偨(jīng)理劉可認為,今年國慶出境游會出現(xiàn)較大的回升,“主要是因為今年推出的國慶出境游產(chǎn)品比往年早;加上在金融危機和甲流等因素的影響下,市民出游需求被壓抑了很久,‘十一’8天長假讓市民的出游熱情得以釋放”。
深航國旅推出國慶出境游線路已有兩周,海外游的報名情況火爆,尤其是東南亞和日韓線路、歐美線路的報名情況好于去年。“東南亞是出境游中的常規(guī)線路,價格相對便宜,像我們推出的馬來西亞沙巴游,最低報價1799元,很受市民歡迎。”深航國旅企業(yè)管理部經(jīng)理解丹說。
康輝國旅提前3個月就把國慶歐洲和澳洲游的機位買了下來,以便節(jié)省長線游的成本?递x國旅東南亞部經(jīng)理姚斌稱,相比上半年,出境游明顯出現(xiàn)了回升,報名國慶游歐洲和澳洲的市民最多,日韓和東南亞線路的報名也漸漸多起來。
澳洲游價格同比約降兩成
由于機票和酒店價格有所上漲,國慶出境游的價格比平時總體上漲了一到兩成,某旅行社推出的“日本本州6天精彩游”9月8日出發(fā)需6680元/人,10月1日出發(fā)就漲到了7980元;“韓國首爾、濟州5天游”9月9日出發(fā)2880元/人,10月2日出發(fā)就漲到4180元。
“今年的大環(huán)境不好,為拉動國慶消費,大部分航空、酒店等商家都沒有大幅漲價,部分出境線路的價格同比有15%—25%的降幅。”姚斌說,今年出游泰國很實惠,泰國政府為拉動旅游,從今年3月5日起到明年3月4日對游客免收簽證費,游客可省去240元的簽證費。
澳大利亞在過去3個月接待中國游客人數(shù)同比下降近八成,該線路的國慶游報價明顯降低。深圳國旅大堡礁線路由去年的17300元/人降至今年的13900元/人,降幅為19%;東岸名城線路也由去年的16600元/人降至12980元/人,降幅達22%。
韓國和泰國等線路的價格同比去年也有下降。韓國首爾、濟州5天游,去年國慶的報價約4380元,今年康輝國旅打出了3880元的低價,降幅達11%。去年國慶泰國6天游報價基本都在3000元左右,今年深航國旅推出的“泰國曼谷沙美島芭提雅6天賞月團”最低價是2480元。
為搶占國慶出境游市場,很多旅行社在優(yōu)惠促銷上做起了文章。深航國旅推出4人以上報團出境游,每人有100或200元的優(yōu)惠;康輝國旅也推出了“濃情中秋,星月奇緣”活動,8月1日到10月1日期間的新婚夫婦報名游東南亞,可享138元的優(yōu)惠。
錯峰出行可節(jié)省開支
今年國慶出境游預(yù)訂火爆,由于機位有限,辦簽證也需要預(yù)留足夠的時間,計劃出境旅游的市民要趁早報名,預(yù)計國慶期間出境游報名將在9月15日—20日截止。
“由于簽證期的問題,打算赴歐美旅游的市民現(xiàn)在報名有點遲了,市民可以選擇澳洲、日韓、東南亞、非洲和中東等出境線路!眲⒖烧f,目前臺灣和澳洲線路的收客情況不太理想,原本預(yù)計臺灣游在“十一”黃金周會有大幅增長,但由于臺灣受災(zāi)、阿里山線路仍然受阻,影響了游客赴臺的熱情;而澳洲因受甲型流感疫情影響嚴重,游客報名也不太踴躍。
姚斌預(yù)計,今年“十一”將出現(xiàn)兩個出行高峰,除了1日和2日,很多市民會選擇在家過完中秋再出游,4日將迎來第二個出行高峰,4日之后出境游價格將會有所下降。
記者在旅行社網(wǎng)站發(fā)現(xiàn),在“十一”前后不同時間出游,價格起伏比較大,某旅行社推出的“首爾、濟州5天溫泉團”9月28日出發(fā)只要3380元/人,到10月1日、2日出發(fā)就要4380元,差價達1000元。市民不妨錯峰出行,節(jié)省開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