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喝酒的人都知道,酒都是勾兌出來的。酒的濃度太高了以后,是不能喝的。比如說貴州茅臺,多少多少年的,我們喝的不是從地下挖出來的一百多年的茅臺,而是用一百年的茅臺勾兌的。學術傳播做的就是這樣一個“勾兌”的工作。同樣,酵母也是不能吃的,酵母必須摻到面粉里面去發(fā)酵以后,做成面包、饅頭才能吃,學術大眾化的過程就是放多少酵母粉的問題。
現(xiàn)在一提到學術大眾化,就有人質疑它的含金量,將其混同為庸俗化、媚俗,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學術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學術研究,一個是學術傳播。學術研究的發(fā)展有自己的規(guī)律,有自己的規(guī)范,有自己的要求,甚至有時候就是要隔離開來的。有人批判“象牙塔”,這也是不對的。“象牙塔”依然是必需的,就是要有一部分人專心致志鉆研精深問題。但學術還有另一個層次,那就是傳播者。這個比例也不一定非要劃定一個五五開,還是三七開,還是二八開。就目前情況來說,大概做研究的人比較多一點,做傳播的人少一點。
學者在學術大眾化過程中擔負著橋梁的作用。我覺得作為學術界,對于社會、對于人民大眾要有一種報恩的心境。學術界的學者靠什么生存,靠國家發(fā)的工資、發(fā)的獎金,還有各種福利,如公費醫(yī)療,養(yǎng)老保險,這錢從哪里來的?這個錢是國家財政撥款,也就是納稅人的錢。也就是說,學術界是由我們的人民群眾供養(yǎng)著的,理應有一部分人出來回報大眾。當然,這并不是說所有做學術研究的人都要出來從事學術普及。當一部分人坐在書齋里潛心做他的學術研究,為學術而學術時,也應該有一部分人走出書齋面向大眾,作為我們學術界對人民群眾、對納稅人、對國家、對民族的回報。
大眾為什么要了解經(jīng)典?他們不是為了做研究,他們首先是想了解我們祖先留下來的那些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并從中得到一些對他自己有幫助的東西。這也是學術大眾傳播的目的和責任。(作者易中天為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