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就是自娛自樂。
往深里說,自娛自樂不僅是幸福之源,它還是我們生命的本質。自娛自樂不需要誰來認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過話說回來,玩還是要有個基本路數(shù),講個因合轉承。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那些曾流傳于民間卻已成煙云的老游戲。
對于史志工作者李玉寶而言,這套《老游戲》于他是標準的不務正業(yè)之作。三百個我們或熟悉或陌生的游戲集在一起,配上或有豐子愷神韻的小畫,或是兒童筆下的涂鴉、黑白影像的模糊,開卷之下真有令人眼前一亮之感。
這套《老游戲》所以能讓人眼前一亮,一方面是讓我這個年齡段左右的人回到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想起了諸多類似的經(jīng)歷甚或青梅竹馬的故事。另一方面,也可以悲哀地理解為,我們對傳統(tǒng)和民族的東西越來越陌生了。顯而易見,這里面所提及的游戲形式,在今天的齊魯乃至華夏,依然現(xiàn)實地存在著的,還有多少?
答案令人惋惜。
與這些漸已消失的游戲一樣,它們所依存的時代同樣為我們懷念。
估計這問題不能深究,不是沒工夫,實在是在這昂首闊步的世紀,忙不迭地和傳統(tǒng)過去告別尚且不及,民間童年的塵埃根本就進不了公眾的視野。只是每當停下來的時候,我們才會猛然發(fā)現(xiàn),有些東西,還真的是一告別就再也沒有了。
" 跳房子""抓石子""摔泥巴"這些舊時的老游戲,一花一葉、一草一木,經(jīng)過時間的過濾,漸漸沉積在我們的心海,在這個充斥電子產(chǎn)品、數(shù)碼科技的時代中越來越讓人思念。人們常說,所以戀舊,是因為時光不再、舊物不在,盡管一些舊物確確實實被我們的想象與思念美化了,我們?nèi)匀怀两溟g,享受那些時光的斷簡殘篇,說到底還是為了撫慰我們?nèi)諠u寂寞的魂魄。
從這個意義上說,李玉寶的收集工作很讓人溫暖。這種收集的出發(fā)點是緬懷,動力是個人興趣,目的是對民間文化的積累,并沒有商業(yè)回報和政治覺悟上的考慮。由此而輯成的書除了民間的記憶,還記錄下了文化。當我們的孫輩哪天突發(fā)奇想,搞點“不插電”而又有別于體育之外的活動時,有這樣一本書,至少,他們能有個參考。
迷戀于游戲中的孩子,雖然外人難以理解,但當事者卻樂在其中、不能自拔。不同的是,沉迷于踢毽子、丟沙包、跳皮筋的孩子個個食欲旺盛,雙眼有神;而現(xiàn)在于虛擬世界里沖鋒陷陣的孩子看上去卻目光渙散、精神恍惚。兩相比對,孰劣,孰優(yōu)?
樸素的民間老游戲往往都是集體游戲,自由發(fā)揮性強,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組織能力和協(xié)調溝通能力等,還容易建立親密團結的友情。與網(wǎng)上偷菜、PK不亦樂乎,關上電腦孤獨一人的孩子相比,孰優(yōu),孰劣?
我并不是食古不化,排斥新生技術的隱士,有了火車飛機非得逼著人們牽頭毛驢云游四方�?墒牵@些最古樸最充滿童趣的游戲曾經(jīng)多么美好!現(xiàn)在的孩子已經(jīng)不怎么知道更別提愿意和它們親近了,這些最古樸最充滿童趣的游戲曾是我們民間文化的一部分,現(xiàn)在卻已經(jīng)沒落甚至只存于極有限的人的記憶中,所以暫時留存下來的老游戲,也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種寂寞而深沉的悵然。
五柳先生說,“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現(xiàn)在,田園已經(jīng)荒蕪,浸透了我們文化傳統(tǒng)的東西荒在那里,連土生土長的游戲亦不存。我們的孫輩們,他們的文化之根又將在哪里?在缺乏文化傳統(tǒng)滋潤的都市中,他們的精神之樹又該在哪里?
也許是想得多了,傳統(tǒng)的流散其實不是哪個民族獨有的問題,乃是全人類的共同問題,黃金時代過去了,白銀時代過去了,青銅時代也過去了,我們現(xiàn)在是黑鐵時代,丟失在所難免。這樣想,雖然稍有安慰,但心里難免悵然。民間文化的事情需要熱心地收集,細心地整理及耐心地積累,真的是不能只講產(chǎn)業(yè)、不講事業(yè),一產(chǎn)了之的。
奧維德曾言:吾詩已成,無論大神的震怒,還是山崩地裂,都不能把它化為無形!這些老游戲終會消散,所幸,玉寶的書已成……
劉玉堂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