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朝鮮電影的那些記憶 “又哭又笑”的以情動人
上周,朝鮮版大型歌舞劇《紅樓夢》登陸我國。由此,新一輪“朝鮮印象”進入人們的視線。其實中國人對朝鮮的文藝作品并不陌生,尤其是電影,曾在上世紀70年代,給我國億萬觀眾帶來不少快樂。同時,通過這些電影,也讓我們認識了朝鮮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
《賣花姑娘》,一個時代的絕唱
1972年9月9日,由長春電影制片廠譯制的朝鮮電影《賣花姑娘》在中國公映。在那個物質與文化頗為貧乏的年代,《賣花姑娘》無疑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精神大餐。當時,公立電影院本著歇人不歇機的原則,24小時輪番播放,而農村的村寨谷場邊,天邊的一抹晚霞還未被夜幕完全籠罩,銀幕前早擠滿了人群以及高高低低參差不齊的占地板凳。觀眾哭得稀里嘩啦的,因此曾有看《賣花姑娘》要帶好幾條手絹的說法。
《賣花姑娘》原是一部同名歌劇,屬朝鮮五大歌劇之一,上世紀30年代由金日成親自參與創(chuàng)作而成,1971年在金正日指導監(jiān)制下拍成電影。它講述了特殊年代里,主人公花妮一家四口的悲慘遭遇;莸拿妹帽坏刂髌艩C瞎眼睛,哥哥哲勇放火燒毀地主的房子被抓,母親積勞成疾;菀贿呎疹櫭妹煤湍赣H,一邊賣花給母親抓藥治病?缮仙n并沒有垂憐這個苦難的家庭,多病的母親被地主逼死,妹妹又不幸失蹤,花妮本人也被地主關押。萬念俱滅之際,哥哥哲勇從天而降,原來他從魔窟中脫身后參加了革命。他回來后發(fā)動貧苦大眾打倒地主,兄妹三人重逢。
除了《賣花姑娘》,由朝鮮歌劇改編而成的影片還有《血!、《黨的好兒女》、《金剛山之歌》(電影名為《金剛山的姑娘》)等。其中《血!放臄z于1969年,它表現(xiàn)一位偉大的母親,通過血的教訓,投入到保家衛(wèi)國的抗日戰(zhàn)爭中。影片中的“母親”從愚昧、妥協(xié)到抗爭,走出了一條自我救贖的道路。
隱蔽戰(zhàn)爭中的英雄們
朝鮮拍反特間諜片,源于朝鮮戰(zhàn)爭,《看不見的戰(zhàn)線》、《原形畢露》、《木蘭花》、《安重根擊斃伊滕博文》、《敵后金達萊》等都是其代表作。
上了歲數(shù)的人都記得《看不見的戰(zhàn)線》(1970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譯制)里面的“老狐貍”和女特務,還有那段讓很多人總掛在嘴邊的經(jīng)典臺詞(特務接頭對暗號):“你拿的什么書?”“歌曲集!薄笆裁锤枨俊薄鞍Ⅺ惱(阿里郎)。”
有網(wǎng)友認為,朝鮮諜戰(zhàn)片水準很高,《無名英雄》甚至比《潛伏》還要精彩。這部共20集的超長版電影拍攝于1978年至1981年,講述了1952年朝鮮戰(zhàn)爭進入最關鍵時刻,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艾森豪威爾不甘心這樣結束戰(zhàn)爭,企圖醞釀新的攻勢。朝鮮人民軍得到相關消息后,把他們的王牌偵察員、《倫敦新聞》記者俞林派到漢城,截取美國情報。俞林抵達漢城后,恰好遇到劍橋留學時的同學,現(xiàn)任南朝鮮新聞處處長樸茂,更讓他意外的是,美軍情報處中尉順姬竟然是他的昔日戀人。順姬不再是當初情竇初開的少女,她嫵媚、狡黠,有時以交際花的身份出現(xiàn)在不同場合,周旋于不同人群之間。這時的俞林陷入情感糾結中,好在他以堅定的信念壓制住舊愛與新恨,沒有被順姬似有似無的挑逗而俘虜。直到他獲得一份極其重要的“T型高地戰(zhàn)役計劃”,總部才啟動最隱秘的情報員“ 金剛石”,指示俞林與“金剛石”接頭。俞林到達接頭地點,沒想到對面坐的竟是順姬!俞林:“請問,這是今天的報紙嗎?”順姬:“今天的報紙賣光了,這是 17號的,你那張報紙是……”俞林:“是15號的。”
順姬語氣溫柔、克制、平靜,這時只有貝多芬的音樂撞擊著俞林和順姬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愛情火花,也暗示出兩人愛情的悲劇結局。最終俞林以其特殊身份得到各種重大情報,且以他個人的方式推進了整個和平進程。
“我們”的生活比蜜甜
上世紀50年代后期,朝鮮掀起“千里馬運動”,并進入第一個五年計劃,加速推進社會主義基礎建設。這段時期出現(xiàn)了以《摘蘋果的時候》、《鮮花盛開的村莊》、《金姬和銀姬的命運》、《工人家庭》等為代表的一批反映人們勞動和生活的電影。
《鮮花盛開的村莊》拍攝于1970年,由著名導演金英浩執(zhí)導。影片的主人公是位退伍軍人,面對家鄉(xiāng)的落后狀況,他沒有被困難壓倒,帶領全體村民艱苦奮斗,終于將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建設成為五谷豐登、鮮花盛開的村莊。該片1972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譯制、在我國公映后,雖不及《賣花姑娘》的轟動效應,卻依舊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影片中,老人看上一位身體粗壯的姑娘,有心想讓她當自己的兒媳婦。兒子對其相貌很不滿意,老人板著臉說:“胖, 說明她健康,聽說一年能掙600工分哪,漂亮的臉蛋能長大米嗎?”這句經(jīng)典臺詞及“600工分”的玩笑,在神州大地一時頗為流行。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以一對孿生姐妹為主線,刻畫了在南朝鮮和北朝鮮兩種不同制度下姐妹二人的不同命運。《金姬和銀姬的命運》上世紀70年代在中國上映時,也轟動一時。當影片演繹到兩姐妹最終將不得不生離死別天各一方的情節(jié)時,無數(shù)觀眾流下了同情和感動的淚水。
世紀回眸:可貴的人性魅力
沒有經(jīng)歷過只有八個樣板戲的文化沙漠時代,很難理解當時人們對朝鮮電影甚至阿爾巴尼亞電影、越南電影的追捧。當時民間曾流行著這樣一句順口溜:“中國電影新聞簡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又哭又笑,阿爾巴尼亞電影摟摟抱抱!背r電影“又哭又笑”,說明其注重刻畫人性,以情動人,這恰恰是那個極左的年代人們所缺少的。有網(wǎng)友說,看完刀槍不入的楊子榮、郭建光,沒有愛情的江水英、柯湘,《賣花姑娘》感動中國的當然是人性的魅力了。
還有網(wǎng)友說,扮演《無名英雄》女主角順姬的金貞花,將作為一個女諜報人員的英氣、作為一個女人的嬌美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說實話,比現(xiàn)在那些韓劇里的女演員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我是個《賣花姑娘》,住在《鮮花盛開的村莊》,是一位戰(zhàn)斗在《看不見的戰(zhàn)線》上的《無名英雄》,在《摘蘋果的時候》,遇到了《火車司機的兒子》……”這是當時連小學生都知道的朝鮮電影名串燒,也成為一代人的文化記憶。(默默)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