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8日晚正式對外公布了此前流傳甚久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的實施方案。憑知名人士的推薦信便可獲得一流大學的招生面試資格,從此不再是紙上談兵。(11月9日《中國青年報》)
也就是說,按照此方案,今后部分地區(qū)中學校長推薦的學生便可以免考,直接進入面試階段。面試合格者在高考錄取時將享受北京大學一批次錄取線下降30分錄取的政策;具備教育部規(guī)定的保送資格的學生,可向北京大學申請相關專業(yè)的保送資格。高考分數(shù)這么珍貴,多0。5分少0。5分就可能面臨命運兩重天,那30 分的誘惑必然是以一部分考生做出犧牲為代價的。
盡管北大在推出新嘗試的同時,也強調(diào)了監(jiān)督機制,并明確“中學校長所具有的推薦資質并非終身制”,“如存在弄虛作假等情形,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取消該中學及校長的推薦資質”;“而獲推薦的學生,如存在弄虛作假等情形,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取消學生的資格” 等,但筆者和眾多網(wǎng)友一樣,還是對此做法不敢恭維,甚至擔憂這樣下去,會把北大辦成“干部子弟大學”。
筆者和眾多網(wǎng)友有這樣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今年6月就有媒體報道:吉林省松原市前幾年走的保送生有很多是領導干部子弟。正如報道所說:這種情況并非松原獨有,全國各地不同程度都存在。這不,今年浙江省航模高考加分也被指稱為“權勢加分俱樂部”。因為在加分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長分別是副區(qū)長、銀行行長、財政局副局長、交警支隊科長、教育局科長、中學黨委書記等,其余6名是教師子女。
高考制度原本就很模式化了,高考加分、自主招生等是對高考制度的重要補充,也是對其缺陷的重要彌補,并且能夠讓優(yōu)秀人才不致陷入“一考定終身”的苦惱。然而,上述不正,F(xiàn)象的出現(xiàn),讓原本是為了教育公平的政策,反而制造出許多不公平。
早在1945年4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大《論聯(lián)合政府》中就提出,要建立民族的、科學的、人民大眾的新文化和新教育,指出中國國民文化和國民教育首先要面向廣大的工人、農(nóng)民和士兵及大批工作干部,對于舊文化工作者和舊教育工作者要采取適當?shù)姆椒ń逃麄,使他們獲得新觀點、新方法,為人民服務。毛澤東認為,教育要面向全體人民,人民享有同等受教育權利。他特別重視農(nóng)民教育問題,指出要組織和支持農(nóng)民學文化,并親自為農(nóng)民學文化制定學習方案和目標。對于干部子弟,毛澤東認為不能搞特權,主張廢除當時存在的干部子弟學校,指出干部子弟應與人民子弟合一,即與人民子弟享受同等教育待遇。筆者認為:毛澤東關于教育要面向全體人民的思想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宗旨,這對于建設“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對于廣泛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和諧的“瞭望塔”。最近教育部長換人能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也窺見一斑。高考改變了許多貧寒學子的命運,也是他們“鯉魚跳龍門”的不二選擇,他們不能選擇出身,但能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未來,對減少貧富差距也起到緩和作用。保證教育,尤其是考試的公平性,也是給社會穩(wěn)定打上一劑強心針。雖然這次中學校長推薦的人數(shù)只是千百萬名參加高考者的一小部分,但倘若處理不好,會更加引發(fā)人們對于教育公平性越來越嚴重的懷疑。
作者:劉純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