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梓:是。
崔永元:你沒想過孩子上學會這么苦是吧?
張冠梓:是,我到她的學校,到她家里看了以后,我一邊走,就一邊想,我覺得我想起了很多事情,其中我想起了詩,想起了我們目前的教育狀況,以及教育發(fā)展,想起什么詩呢?就想起《蜀道難》。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我就想蜀道難,在蜀道上上學,走著蜀道上學更難,我就很有感觸,這是一個想法。第二個想法就是說,我覺得我們國家推進普九教育,兩級攻堅,確實攻堅的任務很重。
崔永元:您為什么老讓孩子背詩?
張冠梓:因為小的時候,我也一直對詩感興趣,在那個地方,高興的時候,詩能表達情感,走得不高興的時候也能表達情感,詩是表達人的這種情感的。
黃奇帆:這個對,詩言志。
張冠梓:詩言志,詩言情。
崔永元:你們大人不會說這些事兒來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吧?我覺得孩子走在這路上,好像很難有背詩的心情,因為腳底下就特別濕。
張冠梓:我覺得好像是他們挺高興的,因為他有一個變化過程,現(xiàn)在實行寄宿制以后我覺得他們各個方面有所改觀,過去有一段時間寄宿制沒實行的時候,他們是每天上下學要走很長時間,基本上是兩頭見星星,叫披星而出戴月而歸,是這樣的,F(xiàn)在實行寄宿制以后,一個禮拜或者更長時間回家,我想可能就解決了這些問題。
崔永元:一定程度上改善或者緩解。
張冠梓:改善或者緩解。
黃奇帆:當然把寄宿制的問題解決了以后,還有一個過程,還會有第二段的任務,就是我們現(xiàn)在農(nóng)村小學的師資隊伍跟城里邊的小學、中學的師資隊伍還是差得很遠,所以這里就有一個普九以后有沒有的問題解決了,要解決一個質(zhì)的問題,均衡的問題,教育公平要體現(xiàn)在教育的均衡上面,在農(nóng)村來說就是要加快農(nóng)村師資隊伍的培訓和提高。第三個問題,還有遠程教育,因為現(xiàn)在山溝溝里的這些中小學,如果真正和城里邊能夠在一個起跑線上,一起發(fā)展,應該說世界是平的。第四方面,還是有一個困難群體的補助問題,貧困家庭的小孩在學費免除了以后,書費、住宿費、其它生活費的補助上面,如果沒有一定的救助,也還是很困難的。另外一方面就是老師,我們現(xiàn)在農(nóng)村380萬學生,有二十多萬老師,所以如果能夠凝集真正的師資隊伍、好的師資隊伍,那就應該讓他們待遇要提高,我們市政府做出一個決定,從今年開始,每個老師一個月補助一百五十塊,一年給一千八百塊,這是由市財政拿錢來補助的。
崔永元:從什么時候開始?
黃奇帆:從今年1月份開始。從去年發(fā)現(xiàn)的這個問題。
崔永元:您停一下,鼓鼓掌。我們替那些老師高興是不是?
黃奇帆:我想這個問題不僅是重慶發(fā)生,因為今年開始,全國的農(nóng)村都是免費了,同時全國的農(nóng)村的學校都不能收服務費了,我相信其它省也都會發(fā)生這一類的問題,所以這件事也是需要想辦法好好解決好,解決好了才能夠把這個老師的待遇和學生的補助一起考慮周全,這樣才有可能把農(nóng)村的教育比較好地搞好。
崔永元:我今天聽您談話,其實挺意外的,因為對大部分人來說,重慶不是這個印象,重慶的城市非常好,大家都知道,女孩非常漂亮大家都知道,火鍋非常好吃,大家都知道,重慶的郊區(qū)或者農(nóng)村是什么樣呢?就是長江三峽,這是留給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但是今天從您的描述中,從片子中我們才知道,其實重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富裕,還有很多很貧窮的地方。
黃奇帆:重慶應該是一個中國西部的大城市帶大農(nóng)村的地方,就大城市而言,現(xiàn)在是中西部地區(qū)最大的一個城市,就這個城市中心區(qū)跟東部的各個城市比的話,應該有許多地方是不相上下的,所以這就是它亮麗的一面,但是另外一方面重慶又有大農(nóng)村,這個大農(nóng)村又是應該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三峽庫區(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邊遠地區(qū),這些山區(qū)可能濃縮著中國農(nóng)村最困難的一個基本面,所以它可以說是整個中國的縮影,中國既有繁華的上海、北京,也有最艱苦的西部的一些地方,城鄉(xiāng)差別很大,所以從重慶的發(fā)展來說,我們和上海、北京應該不同,重慶來說,不能只建大城市,還要發(fā)展大農(nóng)村,建立新農(nóng)村,大城市帶大農(nóng)村的城鄉(xiāng)統(tǒng)籌的直轄市,是重慶的一個基本特點。
崔永元:校長來了是吧?把話筒給校長。您學校的條件是不是算好的在那兒?
鄭子明:我們學校的條件在巫溪縣應該算好的。
崔永元:但是其實按照彭家玲描述的情況,就是可能比城市里的很多學校都要差是吧?
鄭子明:比城市的。
黃奇帆:在巫溪的確算好的,因為我到巫溪看到過這個宿舍,一個房間睡二十四個人,她剛才的十幾個人,的確已經(jīng)算相對好一點的,所以校長講得沒錯。
崔永元:你們解決了多少學生寄宿制的問題?
鄭子明:238個。
崔永元:是不是還有想來但是學校沒有辦法接納的?
鄭子明:是。這個問題應該是存在的,我們劃定了一個標準,那就是五公里以內(nèi)的基本上不能住讀,因為學校的條件不能滿足。
黃奇帆:所以我們還要努力。
崔永元:以后應該改成只要學生想住,離五十米也可以寄宿制。
鄭子明:那就麻煩了。
崔永元:那一天可能還挺遠。
黃奇帆:這個就變成另外一個概念,比如在大都市里,我兒子在上海讀書的時候,他每天回家的話,路并不遠,但是我有意地讓他到中學,一個學校有市中心的學校,還有分校,分校就是住宿制的,一個月一個星期回來一次,我感覺小孩子在重慶接受集體生活的訓練會更好地成才,所以就讓他到那邊去住讀,從這個角度不是為了走路遠近,而是為了培養(yǎng)小孩的生活方式。
崔永元:咱們可能這個節(jié)目得加快進度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彭家玲困了,眼睛已經(jīng)開始有點紅了,平時這個時間都睡覺了已經(jīng)?
彭家玲:在學校已經(jīng)睡了。
崔永元:早就睡了是吧?你們是幾點睡覺?
彭家玲:七點下晚自習了,再去寢室洗了腳就睡了。
崔永元:八點鐘?八點鐘就睡了,平時在家這個時候都夢見我了,今天還在聽我們聊天呢。我給你一個機會,你今天在這兒坐了這么長時間,你給市長問一個問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他嗎?有什么問題就問,沒事兒。
彭家玲:沒有。
黃奇帆:你有什么希望?長大了希望做什么?
彭家玲:希望當一個好的老師。
黃奇帆:初中、高中畢業(yè)以后可以去考師范學校,師范學院現(xiàn)在這次中央國務院在人代會上宣布,全國重點師范學校學生免費,讀師范生都免費,你以后就到重慶師范大學去讀書,讀了以后好好做老師。
崔永元:張博士好像帶來了一個什么東西。
張冠梓:帶來了一個,給大家看一下,這個是我這次到彭家玲同學家里,帶來了一個東西,這是大家看一下,這是一個火把,這個就是很長時間,百步小學,包括巫溪縣,整個巫溪縣山區(qū)的一些小學的學生拿著這個上學、放學,照亮自己上學或者放學的路,就用這個。
崔永元:那我就提議,在我們節(jié)目結(jié)束的時候,我們把攝影棚里的燈關掉,把這只火炬點著,我們體驗一下彭家玲同學上學的艱難,希望他們的明天會更好。
[上一頁]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