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欧美图片,亚洲日本韩国在线,欧美老妇人xxxx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時評:新問題不斷出現 不規(guī)范房貸政策后患無窮
2009年07月29日 09:2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在繼續(xù)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同時,如何有效規(guī)范信貸資金投放、合理調整信貸資金結構、控制信貸資金繼續(xù)流向樓市、防范和化解房貸風險,將是目前必須認真應對和解決的問題。否則,新的問題將不斷出現,銀行風險也將進一步加大。更重要的,房產糾紛案件越多,無力償還住房貸款者越多,也會給社會穩(wěn)定帶來極大的壓力

  銀監(jiān)會主席劉明康17日在“2009年第三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上強調,要控制房地產貸款風險,嚴格執(zhí)行“二套房”標準,嚴格按規(guī)定執(zhí)行住房按揭貸款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

  與此消息相對應的是同一天《新京報》發(fā)布的一則消息,據報道,最高院發(fā)布《做好房地產糾紛案件審判工作的指導意見》,對買受人請求解除商品房合同糾紛案件,要嚴格依法審查,對不符合解除條件的不能解除。據悉,今年1-6月份,全國法院受理房產糾紛案同比上升10.58%。出現退地潮、停建潮、斷供潮、退房潮。

  可以這樣說,這兩則消息都與房貸政策的不規(guī)范有關。

  房貸政策的不規(guī)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房貸政策盲目放寬,脫離了住房消費的實際情況,既給金融機構留下了隱患,也給消費者帶來了負擔;二是金融機構執(zhí)行房貸政策不到位,不規(guī)范行為較多,使許多不符合放款條件者,特別是炒房者獲得了住房貸款,從而埋下了風險。

  那么,不規(guī)范的寬松房貸政策,到底讓哪些人受益呢?很顯然,真正的消費者并沒有受益,一方面,不規(guī)范的房貸政策造成了房地產市場的虛假繁榮,從而使房價非正常上漲,讓哪些真正想購房的消費者遭受了很大的利益損失;另一方面,由于銀行盲目放寬房貸政策,讓哪些并不具備在目前房價下購房的消費者“超前消費”,從此成為了“房奴”。同時,給炒房者提供了新的炒房機會。

  毫不客氣地說,真正在不規(guī)范的寬松房貸政策中受益的,仍然是開發(fā)商。

  據有關專家透露,今年以來井噴的信貸資金,相當一部分流向了樓市。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盲目放寬房貸政策、不規(guī)范發(fā)放住房貸款造成的。這些資金流入樓市,不僅使原本已經陷入絕境的開發(fā)商有了新的生機,而且通過惡意抬價重新獲得了暴利,而且造成了房價的盲目上漲,使消費者的利益遭受巨大的損失。

  我們知道,按揭貸款政策越寬、越不規(guī)范,開發(fā)商的利益越高,銀行和購房者的風險則越大。因為,政策一寬,商品房的銷售就越容易,開發(fā)商就越容易脫身。只要把商品房銷售出去,一切風險就都由銀行與購房者來共同承擔了(正常情況下,最終承擔風險者還是購房者)。尤其是過度放寬二手房政策,風險更大。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fā),就是因為過于寬松的房貸政策所造成的。

  而從我國的情況來看,為什么會出現退房潮?為什么房產糾紛案件日益增多?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銀行在制定和執(zhí)行房貸政策方面的過于寬松和不規(guī)范,使許多不符合條件者,尤其是炒房者獲得了住房貸款。而由于不符合條件者獲得了住房貸款,使那些本不該銷售出去或不該這么快銷售出去的商品房得以銷售,從而使開發(fā)商快速脫手,把利益裝進了口袋,風險則留給了銀行和購房者。

  本來,在國家一系列的調控政策下,房地產市場已經逐步走向穩(wěn)定、走向健康,但是,隨著貨幣政策的放寬,大量信貸資金直接和變相流向樓市,流向開發(fā)商,使剛剛企穩(wěn)的房地產市場重新回歸到了不規(guī)范、不健康的軌道,不僅使房地產市場再次出現大量泡沫,也使銀行和購房者的風險不斷加大,給社會穩(wěn)定埋下了隱患。

  所以,在繼續(xù)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同時,如何有效規(guī)范信貸資金投放、合理調整信貸資金結構、控制信貸資金繼續(xù)流向樓市、防范和化解房貸風險,將是目前必須認真應對和解決的問題。否則,新的問題將不斷出現,銀行風險也將進一步加大。更重要的,房產糾紛案件越多,無力償還住房貸款者越多,也會給社會穩(wěn)定帶來極大的壓力! (譚浩。

【編輯:位宇祥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