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意見》對廉租住房保障標準、方式做了哪些調整完善?
新聞發(fā)言人:關于廉租住房保障對象和保障標準,根據(jù)統(tǒng)一政策、因地制宜的原則,具體標準由各城市人民政府根據(jù)當?shù)亟洕l(fā)展水平和住房價格水平確定。其中,家庭收入和住房困難認定標準,依據(jù)民政部、建設部等部門制定的有關原則,由各城市人民政府按當?shù)厝司杖牒腿司》克降囊欢ū壤_定;廉租住房的保障面積標準,考慮當?shù)仄骄》克郊柏斦惺苣芰Φ纫蛩亟y(tǒng)籌研究確定。
關于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廉租住房制度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是對在市場承租住房的家庭發(fā)放租賃補貼;第二是直接提供廉租住房即實物配租。目前,各地對低保家庭,按照缺房面積基本給予全額租賃補貼。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圍擴大后,對低保家庭保留現(xiàn)行規(guī)定;對其他低收入家庭,要按照廉租住房保障面積標準,以及根據(jù)當?shù)亟洕l(fā)展水平、市場平均租金、保障對象的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確定租賃補貼標準,以此計算補貼額,多租不多補、少租不少補。
記者:此前一些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條件的家庭反映,拿著有限的補貼在市場上很難租到合適的房子。擴大覆蓋面后,廉租住房房源不足的矛盾可能會更加突出。對此有何針對性措施?
新聞發(fā)言人:目前,由于住房結構調整還沒有完全到位、原有公有住房大部分已經房改出售等原因,適合租賃補貼家庭租賃的小戶型住房供應總體短缺,部分城市嚴重供不應求。如北京市一居室住房供求比為1:4。低收入家庭即使領取租賃補貼,也可能租不到合適的住房或者要付出更高的市場租金。對此,《意見》提出,要努力增加廉租住房房源。采取政府新建、收購、改建以及社會捐贈等方式多渠道籌集房源。小戶型租賃住房短缺和住房租金較高的地方,要加大建設力度。新建廉租住房主要在經濟適用住房小區(qū)和普通商品住房小區(qū)中配建,建成后按規(guī)定由政府收回或回購。同時,也可以選擇適當?shù)膮^(qū)位集中建設,搞好物業(yè)管理服務,方便廉租住房對象的工作和生活。此外,《意見》還要求積極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建設中小戶型住房出租。
記者:按照新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政策框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怎樣保障廉租住房資金的來源,特別是財力薄弱的中西部地區(qū)?
新聞發(fā)言人:為了保證廉租住房制度的實施,《意見》提出,地方財政要將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納入年度預算安排;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凈收入要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設;土地出讓凈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各地還可根據(jù)實際進一步適當提高。
中西部地區(qū)土地出讓凈收益和公積金增值收益凈收入少,財力薄弱。為保證國務院重大決策能夠落實,《意見》提出由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中央財政廉租住房保障專項補助資金給予支持,這也是國外公共住房政策的普遍做法。
記者:當前,部分地區(qū)仍存在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和上市交易管理不到位、戶型面積偏大、供應不足等問題。請問針對這些問題,《意見》提出了哪些針對性的措施?
新聞發(fā)言人:1998年以來,經濟適用住房制度不斷發(fā)展完善。國辦發(fā)[2006]37號文要求經濟適用住房真正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為解決部分地區(qū)供應對象和上市交易管理不到位,戶型面積偏大,部分地區(qū)供應不足等問題,同時重申經濟適用住房購房人擁有有限產權的有關規(guī)定,《意見》作出了針對性很強的規(guī)定:一是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限定為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二是將建設標準控制在套型建筑面積60平方米左右;三是規(guī)定購買經濟適用住房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確需轉讓的由政府按照原價格并考慮折舊和物價水平等因素回購。購房滿5年以后轉讓時,要按照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價格差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土地收益等價款,政府優(yōu)先回購。經濟適用住房的具體建設規(guī)模,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jù)當?shù)貙嶋H確定,房價漲幅高的地區(qū)要增加供應。
記者:當前社會對集資合作建房議論較多,《意見》對此提出了哪些規(guī)范性要求?
新聞發(fā)言人:《意見》明確要求,單位集資合作建房的建設標準、供應對象、產權關系等均按照經濟適用住房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適用范圍僅限于距離城區(qū)較遠的獨立工礦企業(yè)和住房困難戶較多的企業(yè),且只能利用自用土地組織實施。各級國家機關一律不得搞單位集資合作建房;任何單位不得新征用或新購買土地搞集資合作建房;單位集資合作建房不得向非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出售。
記者:《意見》中專門提到要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難群體的居住條件,特別是農民工居住條件,有什么具體可行的措施?
新聞發(fā)言人:《意見》規(guī)定:一是加快集中成片棚戶區(qū)改造。對這些住宅設施和基礎設施不完備的地區(qū),城市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改造計劃,堅持妥善解決居民住房困難、改善居住環(huán)境和居民合理負擔相結合的原則。
二是積極推進舊住宅區(qū)綜合整治。要按照政府組織、居民參與的原則,進行房屋維修養(yǎng)護、配套設施完善、環(huán)境整治和建筑節(jié)能改造,力戒大拆大建,保護歷史文化街區(qū)。
三是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在進一步強調用工單位責任的基礎上,強調城中村改造時要考慮農民工的居住需要,集中建設向農民工出租的集體宿舍。有條件的地方,可比照經濟適用住房優(yōu)惠政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建設適應農民工支付能力的出租住房。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