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nèi)新聞
站內(nèi)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問責體制尚存不足 對“一把手”仍缺乏約束

2006年10月30日 03:44

  金秋10月,一場土地違法審查在全國范圍內(nèi)展開。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嚴格行政問責制;無獨有偶,在剛剛過去的9月份掀起的山西環(huán)保風暴,其中心也是問責,焦點都直指地方政府行政“一把手”。

  “問責”一詞被廣泛關注始于2003年非典時期,2004年《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的實施,將“問責”上升為國家工作的一項重要制度。作為一種明確權力和責任的行政制度,問責制是消除權責不明行政弊端的一劑“良方”。事實也證明,問責制對于中國打造權責一致的責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廉潔行政的高效政府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不斷推行的“問責”,不僅取得了解決問題的明顯成效,也強化了“權責相當”的制度要求。

  但我們也看到目前問責體制尚存不足。如土地違法審查之初,有關人士曾指出,有大量被違規(guī)侵占的耕地已被高樓和機器廠房所取代而無法恢復,再加上要拆除大量已建違規(guī)建筑設施,社會資源、財富浪費巨大。問責之后相關人員雖被懲處了,但沉重的社會成本又該如何彌補?

  問責制的意義在于“防患于未然”與“懲前毖后”。懲罰只是手段,預防才是目的。倘若問責制只是事后責任追究,缺乏從源頭抓起的事前預防等相關制度與之配合,則不僅不能“防患于未然”,也難以“根治于長遠”。

  目前,問責制之所以把焦點指向地方行政“一把手”,是因為在一些地方,往往是“一把手”有較大決策權。雖然具體分析,“一把手”與問題的責任關系不盡相同:有的是不作為,有的是縱容包庇,有的是因制度缺失無法有效監(jiān)管。但這都說明了目前對“一把手”的行為、決策缺乏完備、有效的制度約束,光靠“問責制”并不能完成這個任務;同樣,沒有現(xiàn)代化和高效率的制度機制作支撐,再負責的“一把手”也無法杜絕千里之外的煤礦安全事故。

  問責制如果只針對失職領導,而放過了體制漏洞,不進行相關的制度建設,那么很可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官員一茬一茬地撤換,問題還是一次一次地出現(xiàn),不可能實現(xiàn)問責制所預期的目的。

  相反,如果我們能以問責制為突破口,認真分析問責過程中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難點”和“痛點”,由此進一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推進媒體和民眾對行政機構的民主監(jiān)督,則可能成為問責制的重大成果。比如,僅限于行政體制內(nèi)自查自糾的“同體”問責制,出了問題后由上級追究下級的責任,雖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免會使被問責對象產(chǎn)生“怕上不怕下”的傾向。而要避免這個問題,必須拓寬問責渠道。除了上問下責以外,還要包括群眾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等外部的監(jiān)督渠道,這樣才能形成全社會的問責機制。

  苛求剛剛實行的問責制一朝趨于完善是不現(xiàn)實的。但我們確實必須在此基礎上繼續(xù)前行,通過深化改革,讓始于2004年的問責制更好地成為引導、推動下一步改革的現(xiàn)實動力。

  (稿件來源:《人民日報》,作者:劉鑫焱)


 
編輯:聞育旻】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chǎn)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