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南疆的西沙群島,條件艱苦,交通不便,不要說工作物資,就連島上的一草一木,甚至種菜用的土、蓋房用的沙,都要補給船從大陸運送。
春節(jié)期間,我們乘南海艦隊某勤務船大隊的船向西沙群島進發(fā)。這一趟,我們還捎去了年貨。船剛駛近碼頭,島上軍民就是一陣歡呼,有人還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西沙軍民告訴我們,這支深受他們歡迎的補給部隊,打造出了一條堅不可摧的海上“生命線”。
官兵床鋪“變”蔬菜貨架
這個勤務船大隊有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西沙補給中,西沙官兵和西沙物資優(yōu)先。
“不僅保證人優(yōu)先,就是蔬菜也享受‘特殊待遇’!贝箨犝っ裆f,西沙常年高溫高濕,為保證蔬菜運輸,船上官兵時常把自己的床鋪讓出當“貨架”。
在漫長的補給過程中,補給部隊和西沙部隊兩個不相隸屬的單位,早已不分你我了。島上炎熱,補給船常常帶冰淇淋給島上官兵“嘗嘗鮮”;島上戰(zhàn)友過生日,補給船上會捎來生日蛋糕;來自島上官兵的書信,交給補給船上任何人,都會替你帶下島寄出……
“近4年間,經大隊運輸的物資幾萬噸,守島官兵上萬人次,從沒發(fā)生一件物品丟失,一次人員爭吵!毙ふ茏院。
“敵人怎會同意換戰(zhàn)場”
信息化條件下的海上局部戰(zhàn)爭,作戰(zhàn)節(jié)奏加快,攻防轉換頻繁,作戰(zhàn)消耗量大,如果戰(zhàn)時守島部隊及戰(zhàn)斗艦艇油水、彈藥等戰(zhàn)場物資得不到及時的支援補充,無異于坐以待斃。
針對這種情況,大隊將訓練海區(qū)從過去的近海前移到西沙復雜海域。在2006年底的一次訓練中,海況突變,幾次模擬補給均不能順利完成,見此情況,有人建議將編隊拉到風浪較小的海面進行。
“如果打起仗來,敵人怎會同意換戰(zhàn)場?”編隊指揮員邱和興大隊長反問,建議人無言以對。最后,補給編隊硬是在大風浪中完成了所有訓練課目。
2003年以來,大隊圍繞戰(zhàn)時保障、定點補給、應召補給等多項重點難點,先后完成了西沙島礁區(qū)對戰(zhàn)斗艦艇海上補給、戰(zhàn)時作戰(zhàn)應急補給等勤務保障演練,開創(chuàng)了西沙海上補給的多項先例,為西沙作戰(zhàn)支援保障探索了新的路子。
“那時我們連遺書都想好了”
“船在海上漂泊,無依無靠,天氣壞可以克服,怕就怕航行途中機械出毛病。”大隊長邱和興向記者介紹,船只中有新型船,也有部分裝備相對老化的舊船,海上運輸中,如果故障得不到修復,不僅運輸任務受影響,官兵的人身安全還會受到威脅。
2006年10月,大隊某船在執(zhí)行任務途中發(fā)生主機排煙總管高彈連接軸漏氣的突發(fā)故障,只好緊急維修。在無處避風的海面,300多噸的船在3米多高的大浪里,硬是漂泊了3個多小時才恢復航行。“我們連遺書都想好了。”回想起那次絕處逢生的經歷,當時的指揮員、現任大隊副參謀長的黃祿斌至今心有余悸。
令人驕傲的是,盡管條件艱苦,但從五星紅旗在西沙高高飄揚的第一天起,這條看不見的海上“生命線”就一刻也沒中斷過。僅2006年一年,這個大隊就先后為西沙安全補給34航次,運送物資、油料、淡水1萬多噸,累計航程13000多海里,多次在暗礁險灘中穿梭航行,無一發(fā)生意外,圓滿完成任務。(李根成 葉龍斌 劉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