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地方推行干部年輕化的力度越來越大,干部任用的破格提拔現(xiàn)象成為廣受關注的社會焦點,并引起了一定的擔憂。《人民日報》聯(lián)合人民網(wǎng)開展的調查顯示,57.9%的接受調查者擔心破格提拔的年輕干部身后有背景,選拔任用不透明;42.9%的人擔心年輕干部經(jīng)驗不足;對破格提拔年輕干部持贊成態(tài)度者僅占14.2%。(《人民日報》6月30日)
擔心是有道理的。特別是破格提拔的年輕干部是否“有背景”這一疑問的普遍存在,使得對于干部年輕化現(xiàn)象的評判很是混亂。干部任用不再論資排輩,勇于破格提拔年輕人,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優(yōu)秀人才盡快脫穎而出,但如果程序不透明,外界監(jiān)督不力,則“年輕化”和“破格提拔”也極有可能成為公權私授或是變相世襲的幌子和手段。
并不是說“有背景”就一定不能提拔;但“有背景”者獲提拔,更應該有充分的德能勤績等方面的理由。而從目前看,近六成的人對于破格提拔年輕干部不放心,或許恰恰說明有些地方此方面的透明度還很不夠;或也正因如此,近年來,從山東“80后副廳”、湖北“29歲市長”到江蘇和云南的“24歲副處”,屢屢引發(fā)輿論的熱潮。
其實即便破格提拔能夠做到完全透明,對干部年輕化亦應保持足夠的審慎,在“度”上一定要有合適的把握。干部是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手中的權力資源對社會的影響往往十分巨大。由這樣的性質所決定,做好一名干部,一定的社會歷練必不可少,必須要有成熟的心智。而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才出校門不久,許多事情聞所未聞,毫無經(jīng)驗可言,個人的事情都未必能夠處理得多么妥善,何況牽涉廣泛的公共事務?
還有,與干部年輕化應該同樣審慎的,還有干部的高學歷化。青年人愛沖動,而精英多自負,自古皆然。將年紀輕輕的高學歷的精英置諸領導干部崗位上,令人擔憂當中有些人會不會更加以自我為中心,聽不得他人的意見?可以說,高學歷的學術精英的思維方式,與領導干部的思維方式之間有一種先天的不合,因為學術研究貴在思維獨立,貴在堅持不懈特立獨行;而在民主政治社會,領導干部則往往要學會調和妥協(xié)。
這樣的沖突決定了,真正學有所長的高學歷學術精英,或恰恰是不太適合做官的。就此,近年來一些地方“引博從政”的實踐,或正可作為這一結論的注腳。如2003年10月新華社曾經(jīng)報道,鄭州等地的許多“博士官”遭遇了排異反應,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甚至“多數(shù)博士官認為博士是官場中的弱勢群體”。所以,對于破格提拔年輕干部和高學歷的干部,除了要提防腐敗發(fā)生外,更應有管理科學層面的“技術”分析。隱 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