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大片,斯巴达大尺混剪1080P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中華日報:兩岸論壇擴大參與 更大功能立現
2009年07月14日 10: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7月14日電 臺灣《中華日報》14日發(fā)表社論說,兩岸論壇擴大參與,立即體現更大功能。在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雙方達成六大項二十九項建議,為兩岸文化交流跨出一大步,也凸顯擴大參與后的兩岸論壇,將更具有反映臺灣主流民意的功能。

  文章摘錄如下:

  在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雙方達成六大項二十九項建議,為兩岸文化交流跨出一大步,也凸顯擴大參與后的兩岸論壇,將更具有反映臺灣主流民意的功能。

  論壇自二○○五年成立以來,前四屆聚焦經貿議題,參與者均為國共兩黨人士,本屆則在“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主題下,以中華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促進兩岸文化產業(yè)合作及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為討論重點。臺灣方面的與會者,除國民黨代表外,還包括社會各界甚至民進黨人士,各界均認為有了重大突破。

  事實上,從二○○七年開始,國共兩黨就將這項論壇統(tǒng)一命名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同年四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大陸相關部門即推出:歡迎臺灣地區(qū)高校來大陸招生、增加三個臺胞落地口岸簽證點、向臺灣居民開放十五類(項)專業(yè)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等十三項政策措施。

  大陸方面在兩岸論壇表達高度善意,臺方也基于兩岸交流所需提出各項建言,說明國共兩黨早已體認,經貿與文化是連接兩岸主要橋梁,借由經貿交流合作,帶動兩岸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互利雙贏;透過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也有助于強化中華文化的時代性與國際影響力,兩者相輔相成。

  這次論壇所達成的六大項建議,包括: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深化兩岸文化產業(yè)合作,增強兩岸文化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力;促進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提升兩岸教育質量;共同探討簽訂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xié)議,建立兩岸文化教育合作機制;加強兩岸新聞交流;支持臺灣企業(yè)在大陸發(fā)展壯大,推動兩岸節(jié)能環(huán)保和新能源產業(yè)領域合作。

  表面看來,六大建議案似乎只是原則性的建議,其實每一項都含括多項具體主張,諸如鼓勵兩岸民間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共同發(fā)展新興文化產業(yè)、推動兩岸文化產業(yè)標準之制定、兩岸互相采認學歷、教育資源相互開放互用、建立文化教育合作機制、新聞媒體互設常設機構等,一旦形成政策,影響極為深遠。

  值得強調的是,在馬英九倡議下,論壇積極擴大參與,除了國民黨之外,還納入社會各界,盡管民進黨中央禁止現任及卸任黨公職人員參加,仍有前“農委會主委”范振宗、前“立委”許榮淑等七人與會?梢灶A見,未來兩岸論壇還會有更多、層級更高的民進黨人士參與。

  兩岸論壇不只是國共兩黨對話管道,也是兩岸各界人士交流互動平臺,無論政黨代表、業(yè)界精英、學者專家都可在論壇上充分交流溝通,不只充分反映民意,也能展現凝聚共識、先導政策功能。如果民進黨抵制到底,甚至對參與論壇的黨籍人士開鍘,執(zhí)意在兩岸交流史上“惡意缺席”,不被主流民意拋棄也難。

  誠如馬英九所說:“倘若兩岸政策制定只有國民黨參與,政策的力道不夠強,代表性也不足。”民進黨豈能畫地自限,甘做井底之蛙?面對兩岸密切交流的時代潮流,應該走出意識的牢籠,不能再排斥兩岸論壇,俾從實際參與中,扮演好其角色。

【編輯:官志雄
    ----- 海外華文報摘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