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23日電 據(jù)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西松建設”公司與中國二戰(zhàn)受害索賠勞工23日達成和解。2007年4月日本最高法院否決了戰(zhàn)后賠償問題上的個人賠償請求權,實際上關閉了通過日本司法途經(jīng)實施救濟的大門。2年半后,作為被告方勝訴的“西松建設”公司決定通過單獨設立基金進行受害救濟。
“西松建設”因小澤政治獻金問題公司形象受損,該公司做此決定的背后,不乏想挽回公司形象的考慮,但熟悉中國勞工強擄案的犀川志律師指出“西松建設這一自發(fā)性的舉動或許會影響到其他企業(yè)!贝送馑寄望于日本政府,稱“問題的全面解決離不開政府的努力!
“西松建設”一案中,最高法院駁回了原告的請求,但同時希望被告方為救濟受害者而努力。從事類似戰(zhàn)后賠償工作的相關人士等一直以來都在摸索訴訟以外的解決方式,曾建議日本政府與企業(yè)成立總額1千億日元的基金。
在其他勞工訴訟案中,2008年4月福岡高等法院曾建議雙方和解,稱“強擄勞工是政府的決定。受害人的痛苦無法言喻”。而今年3月福岡高等法院宮崎分院在二審判決中補充說“希望雙方今后繼續(xù)努力和解”。
鑒于這一趨勢,部分日本被告公司決定分擔政府責任,通過一攬子解決等條件表現(xiàn)出積極態(tài)度。還有一些日本企業(yè)考慮到今后可能進入中國市場而開始意識到賠償問題,但在一系列訴訟中同為被告的日本政府方面卻不愿協(xié)商,導致無法實現(xiàn)和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