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蜜臀,精品久久久久免费极品大片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IT新聞
    李開復的過去兩年:隨叫隨到只為音樂搜索
2009年04月08日 09:4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聽音樂、在跳舞機上蹦踏,是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qū)總裁李開復的最大業(yè)務愛好。但習慣用iPod聽音樂的李開復,一直以來都無法為他的iPod在谷歌中國上搜到音樂資源。

  “我們很早就知道MP3音樂搜索是我們產品的缺口。”李開復對CBN記者表示。

  而為了消弭這個缺口,李開復和他的團隊花費了2年多的時間,一個“免費+正版”的音樂搜索平臺才于近日在中國正式搭建。

  找到合作伙伴巨鯨

  百度MP3搜索,通過富有版權爭議的音樂搜索服務獲取了大量流量,增加了用戶黏度;但是谷歌中國卻在音樂搜索領域一直無甚作為。

  2006年,谷歌內部組建團隊著手解決這一問題,包括招攬了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谷歌工程總監(jiān)林斌,谷歌大中華區(qū)總裁助理郭去疾和產品經理洪峰。目前,郭去疾已經離職創(chuàng)業(yè),這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谷歌推動這一項目的“漫長”。

  而要讓總部答應在中國做MP3搜索,是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谷歌曾有音樂產品的嘗試,但這些計劃最后都被扼殺。谷歌全球不愿意去觸碰可能存在糾紛的項目。

  李開復對CBN記者感慨說,谷歌總部是為了體現(xiàn)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才在音樂搜索的推出上給予充分放權。這也給了李開復信心,他說:“在未來,我們將在更多的本土化領域得到總部的支持與放權!

  但合作伙伴在哪里呢?自項目開始近一年,由于商業(yè)模式懸而未決,幾乎毫無進展。

  2007年,當郭去疾通過朋友認識了巨鯨網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陳戈,項目才有了曙光。

  這家在2006年成立的音樂網站在剛開始成立時就采用付費模式向用戶提供正版音樂,但巨鯨僅靠自己的力量,在中國無法取得成功。而巨鯨與唱片公司們關系非同一般,這是谷歌無法做到的。

  2007年11月,李開復與林斌、洪峰等人最后確立了一個音樂搜索的完整版商業(yè)模式。巨鯨負責拿到唱片公司的正版授權,建立正版音樂庫,谷歌一方面戰(zhàn)略投資巨鯨,一方面利用巨鯨的音樂授權提供搜索服務,打造廣告平臺。

  那次會議上的一張手繪商業(yè)模式圖被掃描下來,李開復最終發(fā)動各種資源說服了谷歌全球CEO埃里克·施密特,這個項目才得以立項。

  “從第一次想到這個模式,大約過了一年之后,我們才去總部做了一次匯報!崩铋_復說,理論上說谷歌中國做產品是非常放松的,不需要匯報,但是因為全公司沒有音樂產品,這是第一款,所以需要特別的準備。

  一家家地“攻克”

  在得到了總部的認可之后,巨鯨和谷歌的團隊開始尋找可以合作的唱片公司,一家家去“攻克”。李開復的要求是,一定要在所有音樂的源頭上做到正版化,而且唱片公司需要同意用戶免費在線試聽、下載。

  華納、百代、環(huán)球、索尼BMG這全球四大唱片公司占據(jù)著全球超過90%的份額,是谷歌首要的談判目標。

  從模式上來看,合作將由巨鯨提供內容、谷歌提供搜索技術,音樂公司與巨鯨直接分享廣告收入。而谷歌就是需要用這個核心模式與唱片公司達成一致。

  但唱片公司對谷歌的新顧慮是:這種徹底免費的模式能否有未來?

  但李開復團隊的努力,最終爭取到了讓唱片公司嘗試一下的決心。索尼唱片大中華區(qū)總裁崔震東表示,因為如果唱片公司再不嘗試,盜版問題就永遠沒法解決。

  2008年,李開復兩度飛赴索尼BMG紐約總部。在與其他三大唱片公司溝通的過程中,李開復也幾乎隨叫隨到。四大唱片公司的許多高管被邀請到谷歌來考察和溝通。最后,巨鯨與全球四大唱片公司,還有140多家獨立唱片公司、國際四大詞曲出版商和中國音樂著作權協(xié)會建立了合作關系,簽下110萬首歌曲。

  從音樂來源看,谷歌的音樂來源只有巨鯨,而百度是搜索網上所有的音樂資源。百度MP3搜索不區(qū)分是否為正版,搜索覆蓋范圍是整個互聯(lián)網上的音頻文件,也獲取了巨大的流量。但百度的MP3搜索業(yè)務也一直備受爭議。

  而谷歌目前這種免費下載的模式到底能多大程度轉化為商業(yè)收入,李開復也不確定,但他說:“對于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先找到用戶。如果我們只能拿到1%的市場份額,絕對沒有任何商業(yè)模式實現(xiàn)的可能,但如果60%或70%的市場份額,商業(yè)模式絕對會成功!

【編輯:劉霏
    ----- IT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