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4月27日 星期二
站內檢索
頻 道: 首 頁 | 新 聞 | 國 際 | 財 經 | 體 育 | 文 娛 | 臺 灣 | 華 人 | 科 教 | 圖 片 | 時 尚
精品商城|短 信 | 圖片庫 |專 稿 | 出 版 | 供 稿 | 產經資訊 | 廣告服務 | 視 頻 | 心路網
本頁位置:雜談小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打造“渠首”品牌 淅川旅游業(yè)已發(fā)展成為支柱產業(yè)

2004年04月27日 07:20

  中新網4月27日電(劉飛越)淅川抓住南水北調帶來的歷史機遇,打造“渠首”品牌,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近兩年,淅川旅游業(yè)迅速壯大成為該縣的支柱產業(yè)。

  淅川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中國南北文化的交會地和楚文化的發(fā)祥地,擁有眾多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境內有名勝古跡百余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11處,縣級45處。"一腳踏三省"的荊紫關境內的清代一條街古色古香聞名遐邇,是我國北方13省市中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的香嚴寺,現存古建筑144間,院內竹林蔥郁,有"千頃香嚴"之稱,為中州四大名剎之一;在全國引起轟動的下寺春秋楚墓群,規(guī)模宏大,風格迥異。同時做為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庫煙波浩渺,景致迷人,被稱為"中國的阿斯旺"和"流動的黃金海"。

  為迅速把旅游業(yè)培育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yè),淅川搶抓南水北調帶來的歷史機遇,確立了建設"旅游名縣、生態(tài)示范縣、經濟強縣"的宏偉目標,和以旅游促開放的發(fā)展戰(zhàn)略,把旅游產業(yè)作為淅川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第三產業(yè)的龍頭去抓先后聘請中科院、水利部、北京大學等單位高級專家、教授組成"智囊團",對淅川旅游進行高起點規(guī)劃和科學化定位,繪制出以丹江風景區(qū)為中心,以香嚴寺、龍山、荊紫關景區(qū)建設為支撐,深入挖掘楚文化、清文化、佛文化內涵,打造集觀光、度假、療養(yǎng)為一體的綜合旅游勝地的藍圖,并按照"突出重點、培育品牌、梯次開發(fā)、生態(tài)持續(xù)"的思路,在全縣258個景點中挑選出最能代表淅川山水、人文、民俗、區(qū)位、生態(tài)特點的五大景區(qū),即一水(丹江庫區(qū))、一都(楚始都丹陽)、一寺(香嚴寺)、一街(清代五里長街)、一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

  與此同時,該縣還著力從優(yōu)化境內軟、硬環(huán)境入手,彰顯做為南水北調渠首的整體魅力,打造淅川旅游的品牌形象。據悉,2002年該縣各景區(qū)累計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綜合經濟收入5000余萬元;2003年雖經非典疫情沖擊,該縣接待游客、綜合經濟收入仍分別以比2002年同期增長60%、80%的速度強勢推進。

 
編輯:劉飛越
相關專題:“網上看河南”網絡采風

 
  打印稿件
 
:::新聞自寫短信:::
對方手機: 最多五個(半角逗號號分隔 0.2元一條)

新聞長信,五千字容量
檢驗碼:
手機號:
密 碼 :
獲取密碼    
 
 
 

關于我們】-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誠聘英才】-【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