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 片|圖片庫|時 尚
汽 車 |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產經資訊 |專 稿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學者指出:現行招生制度不合理 研究生應重實用

2004年12月16日 14:36

  中新網12月16日電 2005年碩士研究生報考已結束,許多媒體稱考生數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如此之大的考研熱情,是市場需求推動還是盲目學歷投資?高校研究生教育又將面臨什么樣的挑戰(zhàn)?為此,《華東新聞》記者采訪了北京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楊東平和高校教育專家熊丙奇。

  熊丙奇指出,現在的招生制度,對三類學生不很公平:一是語言能力不強的學生,哪怕這個學科很少用到英語。二是外校學生。目前,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yè)課是學校出題,對本校學生來說,更容易把握出題重點,也更容易在專業(yè)課上拿高分。三是非應試性學生。那些沒有時間準備,但素質高、能力強的學生反而會被拒之門外,這在MBA招生中很普遍。

  他認為,從長遠看,筆試加面試的招生錄取方式應逐步改為憑大學成績申請入學方式,也就是說,更進一步降低筆試成績所占比例,F在,很多學校通過筆試來確定學生錄取,考的更多的是識記,導致不少考研學生的大學學習就為了考研,形成新的應試教育。

  楊東平也提出,對學術型人才的甄別和選拔,更重要的還是在博士生階段。碩士不能作為一個研究型學位看待。

  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以每年26.9%的速度遞增,在讀研究生總數達80萬;未來5年,將再增100萬。那么,研究生會不會迅速“貶值”?

  熊丙奇表示,一個導師帶的學生太多,就不可能對學生給予細致入微的指導。有學生反映導師無暇指導,或者沒有課題,難以學到東西,甚至成為導師的“廉價勞動力”。加上科研經費投入不足,導師的課題不能很好支撐研究生教育,不少研究生基本處于放養(yǎng)狀態(tài),直接影響培養(yǎng)質量。

  而媒體所說的研究生就業(yè)難,專家認為其實主要是在大城市就業(yè)難,如果研究生愿意離開上海、北京,就沒這么難。兩位專家認為,再經過一段時間,如果中國勞動力市場能夠建立一種能力導向,整個研究生的教育氣氛就會更健康。很多外企不看重學歷和專業(yè),就看基本素質。這種觀念普及后,只有真正對學術很感興趣的人才會來讀研究生,才會來潛心學習,而不會把研究生學習作為就業(yè)“利器”。(王有佳)

 
編輯:趙莉】
:::相 關 報 道:::
·教育部稱明年研究生計劃繼續(xù)擴招 將達到36萬人 (2004-12-09)
·研究生多淪為導師打雜 科研能力有“過勞死”傾向 (2004-12-07)
·研究生報考虛火太盛 湖北三成網上報名信息無效 (2004-11-18)



  打印稿件
 
:站內檢索:
關健詞1:
關健詞2:
標  題: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