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片|圖片庫|圖片網
時 尚 |汽 車|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經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華文摘》文章:曾蔭權:香港新船長

2005年05月12日 14:38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他在香港是一個傳奇——沒有念過大學而從十八萬公務員中脫穎而出,成為政務司長統領公務員大軍;曾經不被看好仕途,如今卻成為接替董建華出任香港特首的最熱門人選。

  他就是在董建華辭職之后,目前代理特首的曾蔭權。一個幾乎可以預見的結果是,他將通過7月10日的選舉當選香港新任特首,開始為期兩年的執(zhí)政香港生涯。

  在香港錯綜復雜的時局中,曾蔭權何以從社會底層攀到金字塔頂,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人物?這位未來香港掌舵人憑怎樣的素質,幫助自己成為一些人眼中的“黑馬”。

  公關高手

  2004年3月6日傍晚六點,聚集在香港特區(qū)政府總部大樓門外的記者拍攝到一組經典鏡頭——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身穿休閑唐裝走向董建華的辦公室,一只手插在褲兜里,一路吹著口哨,腳步輕快。

  5分鐘前,從北京當天返港的特首董建華剛剛抵達政府總部。在他出席了“兩會”開幕式并向胡錦濤、溫家寶述職后,回到香港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約見曾蔭權。

  而曾的喜形于色,似乎印證了一周來的傳聞。這組鏡頭在電視上播出后引起一些爭議,無論如何,看到畫面的人印象深刻。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香港民建聯主席馬力,到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演講時說了個“吹口哨”的故事——“話說在1986年,總督尤德爵士不幸在北京逝世,遺體運回香港時,當時的代理港督鐘逸杰在停機坪等候,顯得一臉輕松,甚至在吹口哨,但他之后便不能再‘上’(升任港督)了,我希望這只是巧合吧!”

  4天后的3月10日,董建華以健康理由提出辭職。

  就在這一天,曾蔭權的表情發(fā)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被人稱為“恢復了政治常識”。香港媒體報道得十分生動:“董建華傍晚宣布辭職后,曾隨即在政府總部地下大堂發(fā)表僅兩分半的講話,全程表情木然,說話數度停頓,臉上流露想放聲大哭一場、抒發(fā)內心傷痛的神情!

  有記者問曾蔭權,那天吹口哨吹的是什么歌曲,他回答說,當然是《國歌》。

  3月12日,中央政府宣布接受董建華的辭職請求,同時按基本法任命香港“二把手”政務司長曾蔭權為代理行政長官。

  在當晚舉行的記者會上,曾蔭權表示已于二月底得知董將辭職的消息,有記者追問他吹口哨時的心情,是開心還是緊張。這個問題引起他不快,而他的回答卻十分圓滑。一個電臺時事評論員說,“聽到他的回答,我的手都拍爛了!

  曾蔭權說:“我可以很老實講給你聽,我每日都有比較輕松的時間,每天亦有我擔心的時間,有憂愁的時間,有感性的時間,有憂傷的時間,有時你見到我會笑,有時會憂愁一點,我想這是人之常情吧,我不可能整天用同一個表情,是不是?但有一件事很清楚,董先生的離去,我講過很多次,董先生宣布的星期四,我都表達過我的感情!

  這是曾蔭權掌權后的第一個記者招待會,有香港媒體評論,“曾在記者會上表現反應敏銳而堅定”。民意調查顯示,自陳方安全辭職后,曾蔭權的聲望在董建華班底中是最高的。這與其善于處理公共關系的能力息息相關,從他對“口哨事件”的解釋中也可見一斑。

  個人奮斗的典范

  曾蔭權從政的一些特點,可以看出他童年成長的烙印。

  曾蔭權家境貧寒,是家里六個孩子中的長子。他的父親是一名警長,母親在家里縫制尼龍袋貼補家用,加上舅媽去世后留下的三個孩子,十一口人的大家庭,擠住在六十平方米的警察宿舍。

  挨打在曾蔭權的童年是家常便飯。父親常駐在偏遠地區(qū),只在周末回家,曾蔭權幾乎每星期都要被父親打一次。曾蔭權回憶往事時說:“記得小時候無知,錯買了隔夜面包,挨爸爸一頓打;有一次他吩咐我買豆腐,我不懂,買回來發(fā)現是餿的,又要挨打!奔词垢赣H不在家,母親也常當街用藤條教訓孩子。

  1957年,曾蔭權通過小學會考升入天主教男校香港華仁書院讀書,這是他第一次靠知識改變命運。

  這所名校云集了很多富家子弟,而曾蔭權兄弟則要靠到夜校教課和當家教賺取學費。在中學就讀的7年給曾蔭權的影響是深遠的。除選擇天主教作為他的宗教信仰之外,在性格培養(yǎng)方面,他日后在政界時而表現出的自負,或許就源于童年自卑的陰影。

  而他做事認真嚴謹,也得益于一次“受辱”經歷。上中學四年級時,英語老師穆嘉田神父在課堂上點名宣讀曾蔭權的作文,狠狠批評他的語法錯誤,還把作文簿丟到地上,吐了口唾沫。曾蔭權認為,這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中學老師,此后,他不斷自我提醒作風要嚴謹。

  在立法會上,曾蔭權曾兩次取笑民主黨提出的施政報告建議不嚴謹。一次是“施政報告”打印成“施枚報告”,被曾蔭權發(fā)言時當場指出。在2004年立法會答辯中,曾蔭權形容他們的施政報告建議“可能導致我們經濟破產”,再次令民主黨尷尬。

  而曾蔭權的表演才能也是從中學起嶄露頭角,被點名稱贊“演技出眾”,這對于他日后從政大有裨益。四年級時,曾蔭權參加話劇比賽《The Escape》,講述法國大革命期間,一群被囚的巴黎政治犯的越獄經過。華仁書院?u論說:“演技較佳的有……中四丁的曾蔭權……特點是演技出眾,發(fā)音清楚自然正確!

  靠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在預科畢業(yè)后破滅了,他雖然被香港大學建筑系錄取,因家境貧寒,被迫輟學打工養(yǎng)家。

  身高一米六幾的曾蔭權如果不是因為個子矮,很可能繼承父親的衣缽去當一名警察。但這并不妨礙他擅長打架,他的大弟曾蔭培說:你別看他個子小小的,其實很能打架,有哪個弟弟在外面被人欺負了,他肯定第一個出頭。最終子承父業(yè)的使命由曾蔭培完成了,他后來升至香港特區(qū)政府警務處處長,人稱曾家兄弟“一文一武”。

  曾蔭權的第一份工作是藥廠推銷員,親友們怕他陪客戶吃喝玩樂會學壞,勸他轉行。1967年,曾蔭權加入公務員隊伍,考取二級行政主任,在市政事務署工作,此后他的仕途一帆風順,在迄今的38年公務員生涯中,獲得升職十余次,直至代理最高行政長官。

  然而,對于自己沒有大學學歷,曾蔭權一直耿耿于懷,他毫不諱言:“我心里總有根刺,擔心(沒學位)會影響前途!

  1981年,曾蔭權被政府推薦,就讀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一年后,他以九科優(yōu)的成績獲得公共行政碩士學位,從此拔掉了這根刺,不再因沒上過大學而感到自卑。這一年,他37歲。

  為什么是他

  香港特首后備人選的競爭激烈,作為董建華班底中民望最高的官員,曾蔭權并不應稱為“黑馬”,然而,他勝出在望確又出人意料。

  外界普遍不看好他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是他鮮明的宗教色彩。曾蔭權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每天早晨都要到教堂祈禱,包括去北京時,也會早上6:30去教堂祈禱,然后才開始一天的工作。他熟知大陸很多城市的天主教堂,有些當地人都不一定知道。

  曾蔭權是港英政府時期提拔起來的本土精英,在香港回歸前夕,英國王儲查爾斯到港代表英女王在港督府主持最后一次授勛儀式,曾蔭權獲頒英帝國爵級司令勛章(KBE),當時有好心人勸他為了日后仕途不要接受,他還是接受了。

  此外,作為香港回歸前英方談判小組成員,曾蔭權奉命獨自赴倫敦一個月,提出爭取港人居英權方案。協議最終達成,上司贊許他為“解決困難的首選人物”。

  無論外界如何揣測,顯然這些無礙大局。評論普遍認為,曾很大的優(yōu)勢在于他的協調能力,他公認在處理各方關系方面很有手段。果然如此,那么他成為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折衷人選,也就不足為奇了。一位內地駐港記者說:“他從來就是一個中間派,各不得罪,對他都沒有特別的惡感。”

  2004年曾蔭權出席一個青少年活動時,以游泳渡海的技巧,說明達到目標須順應潮流,不可急功近利。

  他說,有經驗的選手從尖沙嘴游到中環(huán),不會只看著中環(huán)為終點,而是視乎水流,向灣仔或西環(huán)方向進發(fā),“如果不順著水流方向前進,最終可能會被沖到不知什么地方,不能抵達終點。”

  曾蔭權本人正是這個哲理的實踐者。

  (文/壽蓓蓓、余力 摘自《南方周末》)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