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發(fā)生恐怖襲擊事件,他們都要把出事地點精確地標定在地圖上,每次出門,腦子里都有一幅活的地形圖
2005年5月26日,在途經號稱“死亡之鎮(zhèn)”巴古拜的路上,一輛報廢汽車停在路中央。沒有司機,周圍靜得出奇……此時位于頭車的趙永軍,大腦中立刻對此處進行了標定:這里時常有美軍巡邏車經過,發(fā)生過多起汽車炸彈爆炸事件。
“向左拐,繞過去!”趙永軍果斷命令司機從岔路口拐彎,繞過了這條可疑地段。剛剛回到使館,他們便從電視新聞中得知,伊拉克警方在那輛車里發(fā)現(xiàn)了“汽車炸彈”。他們又一次化險為夷。
根據警衛(wèi)小組每天從新聞和網絡上收集的信息,僅2005年伊拉克發(fā)生的汽車爆炸和各類襲擊事件大約有3.4萬起,平均每天近百起。路邊閑置的報廢汽車、垃圾桶,甚至亂跑的野狗、家禽都極有可能綁有炸藥。
由于巴格達的街道被人為設置了很多路障,行車速度很慢,碰上堵車,官兵們還要進行疏導。一次,楊大使拜會伊拉克臨時總統(tǒng),快到總統(tǒng)府時遇上了堵車,F(xiàn)場很多司機不耐煩地打開車窗四下張望,有的還對天鳴槍,秩序非;靵y。為了防止意外發(fā)生,賁葉紅主動下車,用阿語和手勢示意后面的車讓路,指揮使館車輛掉頭繞道,準時順利到達總統(tǒng)府。
“當時的情況很懸,必須想辦法迅速離開,保護大使平安到達!毙≠S現(xiàn)在想起當時的情景還有點后怕。他們有一個雷打不動的“鐵規(guī)矩”:每周召開小組會,總結近段時期襲擊頻率較高的區(qū)域,有針對性地制定有效措施。他們還利用業(yè)余時間,認真向外交人員請教,學習一些常用阿拉伯語,熟悉伊拉克人的生活規(guī)律,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風俗習慣,官兵們都要掌握。
枕著槍聲入眠,時時從炮聲中驚醒……隊員們形成了許多特殊的習慣
如今,警衛(wèi)小組的官兵已經養(yǎng)成了很多特殊的習慣,比如,在路上行走從來不走路邊(這里常常被人安放炸彈),外出前從來不喝水(避免上廁所),身上隨時帶一點壓縮食品,晚上睡覺只要有一點聲響就伸手到枕頭下摸槍,聽到槍聲、爆炸聲第一反應是看外交人員是否安全。一次,大家正在餐廳吃飯,一位外交官剛離席,曼蘇爾飯店外就傳來一聲巨響,一發(fā)迫擊炮彈在飯店附近爆炸。易尚文、何鑫等5名正帶槍吃飯的隊員,3人護住大使,2人迅速向門外奔去,掩護那名外交官撤到安全地帶。
使館所在的曼蘇爾飯店經常停水停電,生活用水也受到嚴重污染,水龍頭里經常能流出頭發(fā)、鐵絲等雜質,因此官兵們每次洗澡不會超過5分鐘。他們印象最深的還有沙塵暴。據統(tǒng)計,僅2005年巴格達市區(qū)就被沙塵暴襲擊30多次。沙塵暴一旦刮起來,就連樓道里也彌漫著沙子粉塵,令人窒息。每次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只能用毛巾、衛(wèi)生紙捂住口鼻上哨,晚上睡覺也常被嗆醒。
枕著槍聲入眠,時時從炮聲中驚醒……無論情況怎么險惡危急,心理承受多么大的壓力,他們總是樂觀對待。
(來源:中國國防報;張向東 徐泉 尹長兵)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