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中國人嗎?你的動物是什么呢?”去年11月,在盧森堡廣場的麥當勞里,一位金發(fā)碧眼的女服務生走過來問我。
我剛喝下去的可樂差點兒噴了出來。
“哦,我朋友剛從中國回來,他說每個中國人生來就有一種動物。我不信,想問問!蔽液鋈环磻^來,她說的是十二生肖。
我盡己所能,詳細地給她講了關于中國人農(nóng)歷十二屬相的風俗。半個小時之后,她又跑過來問:“那我的動物是什么呢?”
其實,對中國感興趣的外國人,不僅僅是這個女孩。最近幾年,由于工作的關系,我經(jīng)常到世界各地出差,也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了這股席卷全球的“中國熱”。
兩個月前,我在巴黎十三區(qū)“中國城”的一家酒店門口,意外地看到了用大理石雕刻的周恩來總理半身像。雕刻看上去很新,應該是不久前制作的,下面用遒勁的中文刻著“周恩來1898~1976”,并用法語標注了“1922~1924年在此樓居住”的字樣。
驚喜遠不止這些。
在著名的埃及金字塔所在地——吉薩區(qū)街頭,巨幅奇瑞轎車廣告牌異常顯眼;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巴士站,中文的乘車提示隨處可見;在盧浮宮、凡爾賽宮、楓丹白露、奧賽美術館等許多著名景點,甚至巴黎北郊香提城堡這樣的“非著名”景點,幾年前擺放的日語導游手冊全都換成了簡體中文版的,花5歐元,游客還能租到漢語的Audio Guide(錄音解說)。工作人員對此的解釋是:“手冊是根據(jù)游客使用最多的前8種語言制作的,3年前只有日語沒有中文,現(xiàn)在則換成了中文!
2004年11月,中國第一所海外“孔子學院”在韓國漢城(首爾)掛牌成立,到去年7月,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的規(guī)模已經(jīng)擴大到36個國家和地區(qū),總數(shù)達到80所。此外,還有38個國家的99個機構提出了建立孔子學院的申請。
肯尼亞首都內(nèi)羅畢建有非洲第一家“孔子學院”。湊巧的是,去年8月我剛到那里,就在當?shù)氐闹胁宛^里遇到了“孔子學院”的學生、黑人服務員努巴。
我一邊喝著地道的皮蛋瘦肉粥,一邊和努巴閑聊。“肯尼亞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可是你怎么會想到學中文呢?”努巴用摻和著英語的中文回答:“我從小愛Burce Lee(李小龍)的電影,Kongfu(功夫)厲害,打壞人,我去China學習Kongfu!
“努巴,還是學做中國飯吧,回來開餐館!笨此眢w單薄,我建議道。他樂了,靦腆地說:“我是男人,不做飯!痹趫鏊腥硕脊笮。中國老板捶了他一拳:“中國男人必須會做飯。不會做飯,娶不到媳婦。”努巴更不好意思了,收拾起碗筷,轉身去廚房,臨走留下一句:“學習做飯,Now(現(xiàn)在)。”
來源:中國青年報;文/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