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臺灣作家。曾任臺灣中國時報記者、主編,連續(xù)十年成為臺灣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的風云人物。先后出版的138本著作,本本暢銷,在華人閱讀圈尤其是青少年中贏得了“世紀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間最美妙的聲音”的美譽。所著身心安頓系列、十部菩提系列、人生寓言系列無不為人們傳遞著智慧超越的人生理念,喜樂逍遙的生命境界。
喧囂的時代,希望我的文字是一方清涼劑
記者:因為您說過的一句話——“我們都是人”,我今天采訪起您來感覺到很輕松。據(jù)說這句口訣,讓初做記者的您成功克服了自卑感,還追到了女朋友。
林清玄:我小的時候又自卑又害羞,跟人講話,走到10米臉就紅,走到5米耳根就紅,3米手掌就紅,走到面前連腳指頭都紅,這個時候反正一句話都講不出來,轉(zhuǎn)身就逃。那時候是為了勉勵自己,給自己一個提醒,沒什么好害怕的,他是人我也是人,他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到。這樣的話你就會有平常心,美的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都用一樣的態(tài)度去面對,去溝通。我的第一個女友長得很漂亮,家世又好,當初雖然喜歡她,卻不敢去追。后來默念了一天“我們都是人”,去向她表白,順利地把她追到手(笑)。后來采訪成功人士,也是靠著這句話打氣。
記者:那么,走過青春那些清澀歲月,繁華落盡的年齡,您又當如何理解“我們都是人”?
林清玄:這句話年輕的時候用來勉勵自我,現(xiàn)在應該更確定當初的想法,它帶給我更多的是平等心,人一樣都是人,眾生本平等。
其實作為一個人差距并不大。好比百貨公司的香水,95%都是水,只有5%不同,那是各家秘方。人也是這樣,作為95%的東西其實是很像的,比較起來差別就是其中很關(guān)鍵性的5%,包括人的養(yǎng)成特色,人的快樂痛苦欲望。香精要熬個五年十年才加到香水里面去的;人也是一樣,要經(jīng)過成長鍛煉,才有自己的味道,這種味道是獨一無二的。你內(nèi)觀的時候要看到自己的5%,就不會迷惑;對外的時候你要觀照那95%,跟人來往才能內(nèi)斂、含蓄。簡單點講,前面是超凡入圣,后面是超圣入凡。
記者:您30歲前得遍了臺灣所有文學大獎,直到不再參賽,此外,您還是臺灣最高產(chǎn)的作家,除了眾人以為的文思泉涌,還有別的訣竅嗎?
林清玄:我很喜歡一句古詩:書到今生讀已遲。就是說,這輩子你要讀書已經(jīng)來不及,都是上輩子的積累。我想這種累積重要的是怎么堅持,每天寫一點,一個月以后回頭看,會覺得在性情上有變化,這種慢慢累積是快樂的過程。
還有一點是思維的廣度,一般比較有經(jīng)驗的作家可能是一次想一本書,我有點不一樣,同時有幾本書在寫,關(guān)于茶的、佛的、生活的,當然它們不會在大腦中打架,這樣我就不必想接下來要寫什么,因為這一本完成了,下一本還在等著。
一般作家寫作靠靈感,我基本上是觀點先行,我是有很多觀點,這些觀點一一排出來,關(guān)于慈悲、智慧、愛、柔軟。想出來之后你不能直接去寫,因為那個東西不會感動別人,那好,我來講一個故事,所以在我的文章里比較重要的是情感和觀點。
記者:在華文讀者圈里,您是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可您的文章又的確屬于純文學。在純文學已經(jīng)成為小眾的今天,“林清玄熱”說明了什么?
林清玄:昨天晚上,人教版的主編送我三本小學語文課本,三個年級都收錄了我的文章,依據(jù)他們的統(tǒng)計,在大陸,估計1.5億人在讀我的作品,我蠻感動,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對他們的成長起到一點作用。現(xiàn)在中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價值多元,人們會有很多的情緒滋生,這些情緒需要得到安撫,需要出口,我想我的文章正好扮演一個安撫和出口的角色。從小到老,深者見深,淺者見淺,小孩子能看到有趣的部分,老人能看到哲理,跟一般的純文學創(chuàng)作把文字搞得很深奧不一樣,我是想越簡單越好。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