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七月初十萬名臺灣的高中學生參加了高考,有近二十萬的家長冒著酷暑在考場外面等待,隨著高考進行,臺灣進入到了所謂的“高考月”,學生考試的分數(shù),各大學的招生信息都牽動著臺灣民眾的心,那么臺灣學生是怎么進行高考的,臺灣民眾為何對高考如此關注,今天我們就邀請到了兩位臺灣的嘉賓來,共同分析。一位是臺灣教育學會的理事長楊國賜博士。
楊國賜: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還有一位是臺灣武陵高中的前校長吳正牧先生,您好。
吳校長:你好,各位觀眾好
主持人:那么在節(jié)目一開始我們先通過一段短片來看一看有關臺灣高考的新聞,一起來看。
據(jù)臺灣媒體報道,臺灣2007學年度大學入學考試7月3日落下帷幕,臺灣共有10多萬名考生應試,共經(jīng)歷8門功課的考驗。高考第一天考物理、化學、生物;第二天考語文、數(shù)學、外語;第三天考地理和歷史;每科總分100分。
7月1日,臺灣最高氣溫超過35度,由于臺灣教育部門規(guī)定,出于公平原則,考場一律不準開空調,避免沒空調考場的考生吃虧,考生們只好在酷熱下應考?荚嚱Y束后,考生們對于考題的難度也有不同看法。
同期:
2007年臺灣高考還有一個重大變革,那就是考生一律采用網(wǎng)絡報名、網(wǎng)上選填志愿,每人填報的志愿從九十個增加到一百個。
臺灣自1954年起實行聯(lián)考到2002年取消聯(lián)考,期間跨度長達47年。聯(lián)考為臺灣的社會發(fā)展選拔了大量優(yōu)秀人才,但是,由于聯(lián)考存在著“一考定終身”及片面追求升學率等弊端,因而也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批評。鑒于此,從2002年開始,臺灣大學考試中心全面實施招、考分離的多元入學方案,取代傳統(tǒng)的大學聯(lián)考。所謂“多元入學”就是采取個人申請、大學甄選和學校推薦的方法升入大學。
主持人:那么從剛才的短片當中我們也看出來在臺灣高考跟大陸高考一樣,都是用筆試的方式來進行,那么在大陸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說“一張考卷定終身”,我不知道在臺灣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況呢?
楊國賜:我想現(xiàn)在臺灣因為進行了教育的改革,那過去也是說“一試定終身”,所以我記得在1994年以來就開始進行高考錄取的一個改革,強調是多元入學的方式,那么我相信,我想我們大陸的觀眾朋友大概也了解,現(xiàn)在大概有兩、三次的考試,比如說在寒假,大概就是有學測考試,學生拿到這個成績就可以,向他所理想的這個學校去申請入學。那另外一個如果說這次考得不好,他可以在暑假,就是像剛剛在7月1號到7月3號進行的指定考科的考試,這個考試大概也可以重新分發(fā),所以大概機會蠻多的,所以我想這樣也可以符合家長跟考生的意愿。
主持人:就每個人都有兩次考試的機會?
楊國賜:至少有兩次的機會。
主持人:至少有兩次機會?
楊國賜:對。
主持人:那么在大陸是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到了高考的時候好像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樣,因為這個考生很多,可是這個錄取的人數(shù)必定是有限的,那么在臺灣的情況是這樣嗎,吳校長。
吳正牧:我想是這樣,在臺灣因為大學的校數(shù)非常之多,所以考生去考,要考進去學校這并不是很困難,但困難在哪里?困難在你要進所謂的比較排行在前面的明星學校,比如說臺灣大學,臺灣的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或者政治大學,你要進這些明星學校是比較困難的,但如果說你只想要進入大學,那應該算是很容易。你在選擇志愿的時候,也沒有所謂的什么特別重點學校、普通學校,你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選擇你想要去的學校。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