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zhàn)片《潛伏》一少槍戰(zhàn)打斗,二無飛車擒拿,全靠人物內心較量的文戲取勝,可稱為近期驚險懸疑劇中的好看之作。劇中幾個主要人物塑造得不錯,余則成、王翠平、吳站長、李涯、左藍、馬奎、陸橋山及謝若林等正反面角色各有亮色,獲得了觀眾的好評。但《潛伏》也有一些欠缺和失誤之處,試舉例如下。
開場情節(jié)仿美片
《潛伏》的首集頗吸引觀眾,但軍統(tǒng)特務身份的余則成竊聽中共地下黨的秘密會議的這個橋段,明顯模仿奧斯卡獲獎外語片《竊聽風暴》的片首,而竊聽者最后被被竊聽者所感化和策反,也和那部美國大片的情節(jié)完全雷同。
差錯不少含硬傷
30集的《潛伏》中的差錯與穿幫鏡頭不少,粗略統(tǒng)計達二三十處。如第8集中,中共談判代表在談到周恩來、鄧穎超當年在南開大學創(chuàng)辦革命組織覺悟社時,竟對左藍說:“還記得參觀創(chuàng)造社時我說的話嗎?革命的愛情分外浪漫!”創(chuàng)造社是上世紀20年代郭沫若、成仿吾等在東京創(chuàng)辦的文學社團,與天津的覺悟社差之萬里!再如第4集中,穆連成對吳站長說:“民國35年,我有艘船沉在海上了,這上面可都是日本人的軍火啊!我也算是抗日嘛……”民國35年,即1946年,此時日本已戰(zhàn)敗一年余,怎么會運輸一大船日本軍火呢?還有余則成與翠平在家中舉辦婚禮時,紅布的大字中出現(xiàn)了多個簡化字。這些差錯令細心的觀眾愕然,也令整部電視劇減色。
舊瓶新酒戲路老
用收音機傳遞密碼是老套路,前蘇聯(lián)電影《春天的十七個瞬間》、朝鮮電影《無名英雄》等影片都多次使用,《潛伏》中數(shù)場接收密碼的戲在人物、譯電文的拍攝場景上都無變化;而革命者扮演“假夫妻”的情節(jié),也類似于老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沿用幾十年前的老戲路并非不可以,但《潛伏》編導用得無出新之處,給人以手法欠豐富之感。
巧合太多感覺假
編戲雖有“無巧不成書”之說,但《潛伏》中的巧合太多,產生虛假感。如余則成與失散多年的舊情人晚秋竟成鄰居,使他偷得謝若林的關鍵情報,躲過一劫;余則成最后再當臥底飛赴臺灣時,竟在機場巧遇傳聞中已被害的翠平,翠平此時是個看房子的家傭,怎會出現(xiàn)在機場的轎車中?余則成用雞的鳴叫和動作,傳遞出天津潛伏特務的百人名單與一批金條藏匿處的重要情報,編造過分了。還有余則成利用敵人的窩里斗矛盾多次栽贓,手法俗套且不高明,最后排除異己的關鍵細節(jié)偶然性很大,雕琢痕跡太重。
三位女性有欠缺
諜戰(zhàn)劇大多要有英雄人物和戀愛情節(jié),《潛伏》也未能免俗。余則成周圍的三個女人中,“女張飛”翠平顯得夸張,編劇想讓翠平起到“彩旦”制造笑料的作用,但不少戲真實性不足,且演員的臺詞功底也稍差。女革命工作者左藍的角色相對單薄,性格變化少,美麗溫柔的成分偏多。晚秋是個浪漫的女人,但浪漫程度過了頭。晚秋在劇中的前半部分,對余則成投懷送抱,因缺少鋪墊而顯得突兀;為人妻后再見到舊情人時,語氣眼神過于含情脈脈,給人“不正經”之感,不符合她讀過大學的女詩人身份。吳聯(lián)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