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未來|人機共生 第一視角感受中關村論壇年會“科技之春”

我與未來|人機共生 第一視角感受中關村論壇年會“科技之春”

2025年03月29日 20:58 來源:央廣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央廣網北京3月28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3月27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幕。走進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幾乎隨處可見的機器人提醒著人們:這是一片“人機共生”的天地。

  機器人泡茶、沖咖啡、寫毛筆字,這些場景或多或少已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中。而在年會現(xiàn)場,“人機共生”的“科幻”場景使記者感受到“未來已來”:從新聞中心前往會場的路上,偶遇一只“通勤趕路”的機器狗;創(chuàng)新中心大廳,身高1.2米的T1接待機器人為嘉賓帶路……本次年會中,有15家企業(yè)近百臺機器人活躍在年會的各個角落,承擔著迎賓、交流、主持、表演、服務等不同工作任務。

  “與往屆相比,今年機器人的穩(wěn)定性和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樂聚機器人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和情緒識別算法,人形機器人已能勝任公共服務、教育陪伴等復雜場景。在中央展示區(qū),多臺機器人正排練集體舞蹈,動作整齊劃一,引來陣陣驚嘆,“這已不是簡單的程序執(zhí)行,而是多機協(xié)同運動能力的展現(xiàn)?!?/p>

  “‘人機共生’不僅僅意味著人類與機器人在同一空間生活,更大的意義是其能夠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在會場,北京軟體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程序設定,可以將傳統(tǒng)功夫茶的每一套工序轉化成智能化、自動化的泡茶動作,再交由泡茶機器人完成,它們通過模擬煮茶大師的動作來制作茶飲,可以精準控制浸泡時間把控茶湯濃度。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共有45.17萬家智能機器人產業(yè)企業(yè)。2024年我國工業(yè)機器人累計產量達到55.6萬套,同比增長14.2%。多元信息融合感知、人機自然交互等前沿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減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統(tǒng)等關鍵部件日益完善;焊接、噴涂等工業(yè)機器人,手術、物流等服務機器人,整機性能和安全水平持續(xù)提升。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已至,“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是中關村論壇年會的永久主題。在今年全球科技界聚焦 AI 浪潮的背景下,年會打造了一個“人機共生”的未來場景,也展示了“未來已來”的信心與創(chuàng)新活力。這種聚焦創(chuàng)新的平臺效應,持續(xù)賦能全球前沿技術、創(chuàng)新產品及行業(yè)新命題走向聚光燈下。

【編輯:梁異】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