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日電 今日的每日新報撰寫文章指出,不是只在非典時期才會有人關心公共衛(wèi)生問題。
文章稱,非典在此時提起可能引來更多的人關注,不是只在非典時期才會有人關心國民素質的建設,但此時提起可能引發(fā)更多人的切膚之痛。之所以用“可能”、“更多的人”而不是用“一定”、“我們大家”,是因為看到即便在非典時期仍有許多不愛護公共衛(wèi)生、不遵守社會公德的人存在,仍有一些事實和鏡頭令我們失望以至憤怒。
正如在“掃陋”行動中看到的那樣。令我們失望的不僅是值此時刻仍然明目張膽、我行我素、心安理得的人,還包括那些因為非典暫時放棄或擱置了某些陋習的人。
在充滿喧囂的網上看到一篇《等非典結束后……》的文章。文章說:“等非典結束了,我再也不勤洗手了,哪兒臟摸哪兒,拿手當抹布;等非典結束了,我見到醫(yī)院就進去遛個彎兒,我專上急診那兒,我不戴口罩深呼吸;等非典結束了,我想咳嗽就咳嗽,想打噴嚏就打噴嚏,想發(fā)燒就發(fā)燒……”文章透露出的心態(tài)著實讓人警醒,以至于沒有心情把它當作搞笑文章看。
事實上,抱有此種心態(tài)的人當不在少數。這不禁讓人想起一些外國人對國人某些看似不厚道實則很中肯很振聾發(fā)聵的評價。他們說某些中國人只有遭遇到重大公共衛(wèi)生安全威脅時,才會暫時收斂自己的行為。
這話足夠我們深刻檢討,檢討那些司空見慣的甚至麻木不仁的陋習,檢討那些只圖一時一己之快而置公共衛(wèi)生于不顧的頑癖。而深刻的檢討后需要發(fā)自內心地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為身邊的朋友、家人樹立一個榜樣。在這次“掃陋”行動中,一位手牽孩子的婦女隨手丟棄垃圾,讓人不禁擔心那孩子會照模學樣。
愿父母在教會孩子生活常識的同時,更教會他們同等重要的公德常識。否則“藐視公德,放縱欲望”的惡果又會在不遠處等著我們……(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