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4日電 人們已經聽得太多的拆遷糾紛,在將于9月29日出版的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中成為報道的焦點。
截至今年8月31日,國家信訪局已收到關于拆遷的上訪信11641件。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的拆遷糾紛?因為,在這場中國正在進行的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也最急劇的城市改造運動中,拆遷是發(fā)生在城市土地上的一場驅趕與占領的游戲,是巨額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在這場巨額利益的再分配中,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
在中國《新聞周刊》的調查中,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秦兵律師提供了一個計算方式:假設北京二三環(huán)之間有一塊100平方米的院子,其中房屋的建筑面積為50平方米。開發(fā)商征得這塊土地使用權后,要為拆遷戶支付拆遷補償,房子每平方米6000元共30萬元,支付給政府商業(yè)土地出讓金每平方米4000元共40萬元,共花費70萬元。
用于開發(fā)后,由于北京二三環(huán)之間容積率是6,即可以建成600平方米的建筑,假定每平方米花費3000元,那么建筑成本一共是180萬元。此外,每平方米經營費用約為1000元,經營費用再花費60萬元;房子的營銷費用1000元,花費60萬元。
這樣統計下來,開發(fā)商付出的成本共370萬元;而三環(huán)以內的房子能賣到每平方米10000元,開發(fā)商可收入600萬元,這樣測算,在開發(fā)這塊土地的土地使用權轉移過程中,開發(fā)商能掙到230萬元。而且,在拆遷中,政府和開發(fā)商有時存在共同的利益訴求,因此更容易形成利益同盟,使行政權力和商業(yè)利益結合起來。
這一期的中國《新聞周刊》還對一個鎮(zhèn)黨委書記的直選試驗給予了關注。這場由鎮(zhèn)黨委書記發(fā)起的選舉改革,由于不符合法律程序,被認為確有些魯莽。改革勢在必行,而依法改革也顯得尤為重要。否則“魯莽”的改革盡管充滿革新激情,卻不能達到改革目標。
本期的另一個重要話題,是關于中國的第一批獨生子女。1978、1979年中國正式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25年后,第一批獨生子女正走上工作崗位,開始步入社會主流。
這一代獨生子女們從一出生起,就面對世人的議論紛紛。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風笑天,中國社會學家中研究獨生子女一代的第一人。從1988年起,他就開始了對獨生子女的跟蹤調查。他的調查顯示,曾經被揶揄為“小皇帝”的他們,其實有能力承擔起歷史交付的社會責任。
附本期中國《新聞周刊》目錄:
時事新動
政治局述職開啟黨內民主先河…………………………………18
封面故事
拆遷黑洞………………………………………………………………20
無法守衛(wèi)的家園…………………………………………………21
北京的拆遷戶群落及生存狀況……………………………27
有產者的維權困境………………………………………………30
社會
一個鎮(zhèn)黨委書記的直選試驗……………………………………34
網絡浸透中國小城…………………………………………………38
商業(yè)
劉福垣:中國經濟還很冷………………………………………42
家樂福中國碰壁……………………………………………………44
天下
圍繞東盟的龍象之爭………………………………………………47
阿拉法特:命運握在誰手中?…………………………………48
美國的“克拉克”總統?…………………………………………50
專題
“獨生”入世…………………………………………………………52
三個獨生兒的自白………………………………………………56
別用有色眼鏡看待“獨生代”………………………………57
科技
“疏散”大熊貓………………………………………………………58
電影
“它是在華語電影史上沒有過的”……………………………60
時尚
“只要它能辦下去,就有存在的合理性”…………………63
20歲的美麗與眼淚………………………………………………64
藝術
城市畫廊:寂寞中等待……………………………………………66
演出
阿依達:一場奢華的狂歡…………………………………………68
專欄
什么是人文精神?…………………………………………………70
美元又在磨刀霍霍…………………………………………………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