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國(guó)新辦舉行《共建“一帶一路”:構(gòu)建人類命運(yùn)共同體的重大實(shí)踐》白皮書新聞發(fā)布會(huì)

國(guó)務(wù)院新聞辦公室于10月10日上午10時(shí)舉行新聞發(fā)布會(huì),發(fā)布《共建“一帶一路”:構(gòu)建人類命運(yùn)共同體的重大實(shí)踐》白皮書,請(qǐng)國(guó)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商務(wù)部副部長(zhǎng)郭婷婷、外交部有關(guān)負(fù)責(zé)人和國(guó)務(wù)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fā)言人出席,介紹白皮書有關(guān)情況并答記者問(wèn)。

分享到:
圖文滾動(dòng)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3-10-09 17:4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月10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外交部有关负责人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12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阐述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理念愿景、实现路径、实践成就和世界意义,全面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的丰硕成果,阐明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同各国一道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行动。
    白皮书约2.8万字,其中正文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一、源自中国属于世界;二、铺就共同发展繁荣之路;三、促进全方位多领域互联互通;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五、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布,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别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白皮书内容,我们今天邀请了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先生,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女士,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李克新先生共同出席发布会,介绍解读白皮书有关内容,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现在,先请丛亮先生介绍情况。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20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丛亮: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兄弟部门的同事一道,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系统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原则、理念、目标和十年来的生动实践,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具体表现。希望白皮书的发布,能够帮助各界人士和国际社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2013年,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根植历史、因应现实、展望未来,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平台。
    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硬联通”方面。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软联通”方面。与共建国家持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份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协议,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心联通”方面。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设立了“丝绸之路”政府奖学金,打造了“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等一批“小而美”合作品牌。
    贸易投资方面。与共建国家积极发展互利共赢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成功举办5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倡导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基本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引领构建了全球互联互通新模式、引领开辟了共同繁荣发展新道路、引领探索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新方案,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了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这是一项惠及全人类的伟大创举。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光明。中国将继续与所有共建国家一道,建设更加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开放包容伙伴关系、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廉洁共建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我先介绍这些。接下来,我将和各位同事一道回答大家的问题。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26
    陈文俊:
    谢谢丛亮先生。下面请各位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33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一大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落地实施。请问目前设施联通情况如何,这些项目给当地带来哪些影响?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42
    丛亮:
    近年来,我们与共建国家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打造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很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一个案例是中老铁路,从2021年12月开通以来,中老铁路客货运输提质增量,到9月初累计发送旅客超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这条当地民众心中的“黄金大通道”正在为老挝乃至东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经贸合作方面,我国25个省份开通了中老铁路的国际货运列车,运输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大幅增加了两国经贸往来,强化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在互联互通方面,中老铁路使老挝真正成为“陆联国”,使更多产品能够在中国、东盟各国以及欧洲各国之间方便快捷运输。
    在民生福祉方面,中老铁路开行以来累计招聘老挝员工3500多人,在物流、交通、商贸、旅游等行业间接为老挝增加10万余个就业岗位。中老铁路也为东盟各国更好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新优势,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了新的机遇。
    另一个案例是雅万高铁。前一段时间,雅万高铁面向公众预约免费试乘,列车几乎趟趟满员。我在网络上看见过一个视频,有记者在列车桌上竖起一枚硬币,这枚硬币在350公里的时速下稳稳立住了。这段视频传播很广,相关评论也代表了印尼各界对雅万高铁的广泛赞誉。事实上,雅万高铁不仅极大便利了沿线民众的出行,还累计为当地带来5.1万人次就业,培训印尼员工达到4.5万人次,培养了一批高铁建设运营的技术人才和职工队伍,正在并将继续给当地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与共建国家加强政策、机制、项目的对接,持续打造优质的标志性工程,让合作成果更好地惠及共建国家的人民。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44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经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请问十年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深化?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45
    商务部副部长 郭婷婷:
    十年来,商务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会同有关各方,深化与共建国家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携手推动各国互利共赢,有力促进全球开放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贸易合作量增质升。正如白皮书所指出的,2013年到2022年,我们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实现年均6.4%的增速,这个增速既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我们是110多个共建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不断提升。
    二是双向投资成果丰硕。2013年到2022年,我们与共建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对共建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我们还与共建国家合作建设了一系列的经贸合作区,截至2022年底累计投资已经超过600亿美元。同时,共建国家也积极投资中国,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十年来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在华新设的企业接近6.7万家。
    三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到2022年,我们在共建国家的承包工程年均完成营业额大约1300亿美元,建设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蒙内铁路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有效改善了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了互联互通水平。同时,我们实施了菌草等一系列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我们大力推进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合作,今年前八个月,与共建国家新签的节能环保类项目合同额同比增长22%。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46
    郭婷婷:
    此外,我们还持续打造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平台,成功举办了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投洽会、消博会以及一系列区域性展会,促进了共建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着力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一是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我们将扩大和便利优质商品的进出口,办好重大展会,深化与共建国家的贸易合作。多措并举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持续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提升与共建国家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效益。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二是提升产供链合作新水平。我们将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与共建国家商建更多贸易畅通、投资合作、服务贸易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促进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保障“一带一路”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三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我们将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和“小而美”项目建设,帮助共建国家夯实发展基础、改善民生福祉。我们将促进投资建设运营综合发展,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同时,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与各国共享发展红利。
    四是开拓经贸发展新空间。我们将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CPTPP和DEPA,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规则、规制、标准等对接。我们还将支持港澳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重要的功能平台。深化绿色、数字等领域合作,与共建国家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46
    彭博社记者:
    “一带一路”倡议增加投资和建设项目有哪些新亮点?具体来讲“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国家有何发展计划?是否会在任何方面有所不同?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如何看待其他各方提出的类似倡议带来的竞争?最后一个问题,中方是否能够给出即将举办的论坛日期?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46
    郭婷婷: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们已经与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我们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不断深化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2013-2022年累计对共建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了2400亿美元。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共建国家在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对接,按照“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国际规则”的原则,激发各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性,提升贸易投资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水平,促进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各国人民。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47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 李克新:
    基础设施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各国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马尔代夫拥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印度尼西亚迈入高铁时代,东非拥有了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当地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国际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上升,这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迫切期待。中方欢迎各方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实实在在造福于民的项目,愿在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各方对接合作,共同促进全球互联互通,为世界提供更多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关于本届高峰论坛,中方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不仅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已有来自1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高峰论坛期间的活动包括开幕式,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三场高级别论坛,以及关于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智库交流、廉洁丝路、地方合作、海洋合作的六场专题论坛,同时还将举办企业家大会。论坛举办的具体时间,我们会适时发布消息。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48
    CNBC记者:
    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问中国在“一带一路”铁路运营方面情况如何?在货运和客运两方面都有怎样的情况,现在和五年前以及十年前有何区别?第二个问题,根据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估计,2021年、2022年中国对非洲贷款有所下降,其背后原因是什么?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对外国政府的贷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中国是否会改变现有或未来贷款条款?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48
    丛亮: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铁路运营情况,十年来我们的企业与共建国家有关方面建设运营了蒙内铁路、匈塞铁路等一批铁路项目,这些铁路的开通为当地民众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我与大家分享一个案例——中欧班列,这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自开行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畅通运行,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赞誉。
    一是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中欧班列完善了亚欧陆路运输网络,构建起了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畅通安全的亚欧物流新通道,形成了“海陆互联、多向延伸”的空间布局。截至9月底,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运送货物占中欧贸易总额比重从2016年的1.5%提高到2022年的8%。
    二是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欧班列具有安全、稳定、富有韧性的优势,运输货物品类不断丰富,在开行初期以数码产品为主,目前已扩大到53个大类、5万多个品种产品。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在国际物流运输受阻情况下,中欧班列运行实现了逆势增长,年均增长26.3%;累计运送防疫物资近1500万件,被誉为国际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
    三是推动了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欧班列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累计运送货物超过3000亿美元,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邮政专列”以及“班列+园区”“班列+口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在产业、贸易、投资、就业等方面为共建国家带来了大量发展机遇。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49
    丛亮:
    今年9月,首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成功举行,来自29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论坛,形成48项合作成果,为深化中欧班列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面向未来,我们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共建国家共同维护好、发展好中欧班列这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新活力。重点是构建“四大体系”。
    一是高效运输体系。我们将加强战略规划对接,加快完善中欧班列多边、双边政府间合作机制,统筹解决口岸、通关、运输线路等各环节的“卡点”“堵点”,不断夯实国际合作基础。
    二是安全治理体系。我们将以加强中欧班列沿线安全风险管理为重点,深化信息交流与执法合作,共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打造国际运输安全典范。
    三是多元通道体系。我们在建好用好现有运输线路的同时,共同开拓新的国际运输通道,加快形成中欧班列运输通道多元化的格局。我们将继续发挥各类投融资渠道作用,为通道建设提供相关支持。
    四是创新发展体系。我们将共同推进中欧班列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积极探索发展“人文班列”“旅游班列”等新模式,加快绿色环保技术应用,让中欧班列更好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关于您关心的贷款问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将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遵循国际惯例、市场原则、债务可持续原则,与有关国家一道,不断完善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健全稳定、透明、高质量的资金保障体系,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0:55
    中评社记者:
    “丝路电商”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一大亮点,请问“丝路电商”给中国与共建国家发展带来了什么好处?未来将如何发展?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1:03
    郭婷婷:
    “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是落实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一项重要具体举措。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多双边经贸合作新平台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亮点。目前已经与30个国家签署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同时中国—中东欧、中国—中亚五国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以及上合、金砖等机制下的电子商务合作都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果,可以用“三个携手”来概括。
    一是携手共享市场机遇。我们帮助“丝路电商”伙伴国拓宽优质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相继组织开展了“非洲好物网购节”“买在金砖”“网罗东盟好物”等特色活动,受到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好评。同时,我们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带动伙伴国的电商市场和电商产业加快发展。
    二是携手共推数字发展。我们为伙伴国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操作性和针对性都比较强的培训课程,帮助提升电商发展能力。我们举办了“云上大讲堂”,为80多个国家开展线上直播培训,受到了广泛欢迎。
    三是携手共促规则对接。我们坚持在“丝路电商”国际合作中加强规则、标准的互联互通,先后举办了超过100场的政企对话会、企业对接会等活动,与各国分享电子商务发展经验。我们还鼓励企业以产业链合作促进技术和标准的“软联通”。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
    下一步,我们将顺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以“丝路电商”为抓手,提升与共建国家数字领域经贸合作水平。一方面,将持续优化合作平台,主动对接伙伴国的诉求,通过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平台推动深化合作,加快“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探索合作的新举措和新路径。另一方面,将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产业对接、地方合作和能力建设,加快推动数字支付、智慧物流等新领域发展,与伙伴国共同提升数字发展能力,共享数字发展机遇。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1:03
    凤凰卫视记者: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开幕,近期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也是比较多,有一些评论认为,中国之所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1:04
    李克新:
    “一带一路”是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我们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倡导共商共建共享,欢迎所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朋友圈越来越大,充分证明“一带一路”不搞封闭狭隘的小圈子,超越了地缘博弈的旧思维,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范式,是真正惠及各国人民的“发展带”、“幸福路”。9月26日,中国政府发布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一带一路”就是我们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和成功实践。
    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10-10 11:10
    澎湃新闻记者:
    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之一,当前国际经济合作走廊进展如何?其中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 加载更多

相關(guān)直播
相關(guān)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diǎn)。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