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味十足的好萊塢動畫巨制《功夫熊貓》果然功力不俗,中國上映三天就卷走了3800萬的票房。而記者從哈市各家影城了解到,目前的票房已接近百萬,大大好于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然而在影片口碑和票房的節(jié)節(jié)攀升中,在媒體報道的一片叫好聲中,人們不禁要問中國動畫片跟人家比,到底差距在哪兒?
好萊塢熊貓很“新鮮”
26日,記者采訪了幾位業(yè)內人士,讓他們將《功夫熊貓》與之前上映的三部國產動畫片《潛艇總動員》、《葫蘆兄弟》和《赤松威龍》進行了比較。
新陽科技公司的宋經理認為,好萊塢動畫片在畫面處理和劇情安排上確實有獨到之處。像每個情節(jié)之間都設有伏筆,層層推進,累計起來就是一個大的包袱。而人物造型細膩、生動是好萊塢動畫的另一大優(yōu)勢。
哈爾濱萬達國際影城的李經理說,《功夫熊貓》在故事上并無獨到之處,只不過把功夫和熊貓作為光鮮的外衣套在了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勵志故事上。但在題材的處理上,三部國產動畫片走的都是以往的套路,故事沒有新鮮感,《赤松威龍》、《葫蘆兄弟》仍是人們熟悉的正邪較量,而《功夫熊貓》擺脫了大俠行走江湖的故事套路,側重說的是大俠是如何煉成的,這樣觀眾很容易被主人公所打動。另外,《功夫熊貓》里至少有十個性格各異的角色,每一個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國產動畫在角色上模式化嚴重,不夠生動,在語言、情節(jié)設置等方面也略顯粗糙、經不起推敲。
重技術輕內容
國產動畫和好萊塢相比,為何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宋經理說,好萊塢動漫產業(yè)運作多年,像迪士尼已有80年的歷史,就連日本動漫也有40年了,他們早已不再為技術制作而發(fā)愁,更多的精力放在故事的創(chuàng)作和細節(jié)的處理上。而國產動漫業(yè)普遍不重視編劇內容,因為他們在動漫其他環(huán)節(jié)上花費巨大,譬如動漫技術人員、設備與硬件投資。
宋經理說,國產動漫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是在2004年,肯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國產動漫對觀眾心理的研究還很不成熟,而好萊塢在創(chuàng)作上已形成了固有的思維模式,它早已將觀眾的心理剖析得非常細致,知道劇情怎樣發(fā)展才會吸引觀眾,他們要做的就是在細節(jié)上精益求精。而他們在動畫制作上的優(yōu)勢更是不言而喻。記者 張翎
圖片報道 | 更多>> |
|